银杏(Ginkgo biloba L.)俗称白果,是集营养、医疗保健、用材和观赏于一身的多用途经济树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栽培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银杏种子的构造特点和催芽技术,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
种子构造特点
人们常常把带有外种皮的银杏种子称为果实,其实它是一粒完整的种子。银杏种子的完整概念应当是包括橙黄色肉质的外种皮、乳白色骨质的中种皮和浅褐色膜质的内种皮以及胚乳、胚等。银杏种子除掉外种皮以后称为种核,一般称种核为种子。
银杏种核属于标准含水量高的种子。据测定,一般种核含水量为45%一50%,千粒重为3000―3500g。种核的无胚率为20%一25%,没有形成胚的种子不会在贮藏期间再生长出种胚。银杏种子采收后如立即播种则不能很快发芽,因为此时还没有达到生理成熟,还需要有一个生理成熟过程,这个过程完成后种子才能发芽出土。
银杏种子催芽技术
银杏种子的催芽要掌握好催芽时间、苗床制作、催芽期管理等几个环节。
1.催芽时间:
催芽时间依播种时间而定,播种时间又以晚霜期为标准(因银杏幼芽在0℃以下易受冻害),一般在播种期前30―40d开始催芽即可。在都城一般在3月初播种为好。
2.苗床制作:
选背风向阳、地面平坦的地块,挖东西走向、深30cm、宽120cm、的沟,沟的长度视种子量而定,下铺5cm左右的细沙。沟的周围增一个10cm的土埂(北面可适当高些),以防雨水流入。
3.种子处理:
将冬季干储的种子取出,先放进缸或其它盛水的容器中,用干净清水浸泡36―48h,并分离出干瘪粒,然后捞出洗净再按1份种子3份湿沙的比例拌匀即上床催芽。对于窖储的种子可以直接放入苗床内催芽。
4.种子上床:
将用沙混好的种子均匀地铺在苗床上,然后在种子上面放5cm的细沙,上面再放一层薄细土或草苫子,以保持苗床内的温度,最后在苗床上面加盖宽幅2m的塑料薄膜,薄膜四周用土压实即可。
5.催芽期间管理:
种子入苗床后每隔7d左右要检查一次(最好在早晨)苗床内沙子的湿度,如果发现沙子已干,便可注入适量干净清水将沙子全部湿透,以苗床上不积水为好,然后再将薄膜盖好。15―20d即有第一批种子发芽(胚根达1.5一2cm),可拣出播种。以后每隔5―7d拣一次,随拣随播。当种子总发芽率达70%一80%时催芽基本结束,余下的种子可作商品果处理。
秋季播种可在采种后马上播种,不必催芽。如春季播种则应进行催芽。在春分前取出砂藏的种子,放在塑料大棚或温室中,注意保湿,待到60%以上的种核露芽后即可播种。
银杏播种可采用条播、撒播、粒播、以条播效果好。在苗圃地按20~39cm行距开沟,沟深2-3cm,播幅5一8cm,下种时种子应南北放置、方向一致、胚根向下,种子缝合线与地面垂直或平行,种尖横向,这样出苗率高、根系正常,幼苗生长粗壮。株距按8一10cm。播种后盖上细土,并用塑料地膜覆盖,待幼苗出土后及时去掉地膜,可使出苗早而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