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又名白果,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植物活化石,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尤其是银杏叶具有更高的药用价值。邳州市是全国主要银杏生产基地,现有银杏成片园1.87万hm2,其中采叶圃1.00万hm2,银杏干青叶1.5万t,是全国最大银杏叶产区。近年来,在邳州市银杏产区,梅雨季节过后,银杏采叶圃叶片大面积早期失绿枯黄,落叶严重失去商品价值。给叶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观察和研究,形成一套银杏保叶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叶片枯黄的原因
1、叶枯病
病原菌主要是链格孢属中的一种。侵染银杏树引发叶枯病,6月是发病初期,7—9月是发病高峰期。症状为初期叶缘变黄,后变为红褐色叶缘病斑,病斑呈波状,病健交界处初期较明显,其外缘有时还有窄宽不一的鲜黄色线带,以后病斑渐向里延伸,使病健交界处模糊不清,直到整个叶片变为褐色、灰褐色。枯焦脱落。
2、虫害
造成银杏黄叶的害虫主要是茶黄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4—9月均可危害,7月中下旬达高峰。茶黄蓟马在鲁南苏北1年发生4代(1代在4月下旬至 6月上旬:2代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3代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4代在8月下旬至9月初发生),以初龄、2龄若虫危害,以蛹在土壤中越冬;锉吸式口器,主要为害苗木以及成龄树的新梢、叶片,常聚在叶片背面吸食叶液,吸食后叶片出现银白色小斑点,逐渐连片成黄褐色病斑,叶片变厚。褶缩不平或叶片向正面轻微卷缩,严重时叶片干枯破碎,导致早期落叶。另外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也易造成黄叶。
3、缺素症
因缺乏营养元素造成叶片黄化焦枯,如缺氮,叶色枯黄,无光泽且叶小;缺磷,老叶变成黄绿相间的花叶状,叶面呈紫色或红色斑;缺钾,轻则新生枝条基部或中部叶片变黄,停长早,叶尖或叶缘呈现褐色枯斑;重则叶缘由外向内枯焦;缺钙,叶片边缘褐绿或呈现褐色坏死斑点。缺镁,基部叶片褪绿脱落,顶梢留有几片薄小的淡绿色或黄褐色叶片缺疏,幼叶先失绿变黄,而后叶肉渐黄,严重时叶片基部常发生红棕色焦斑;缺铁,新叶黄化;缺锰,初期叶缘失绿变黄绿色,继而全叶变黄绿色,叶缘出现褐色斑;缺硼,新生叶小,萎缩黄化,老叶边缘变褐色、卷曲;缺铜,植株瘦弱,叶片失绿变黄、畸形,干枯脱落。缺钼,叶小色淡,先端枯焦;缺锌,叶小,叶脉间失绿。
4、干旱和涝渍
(1)干旱:土壤水分供应不足,不能满足银杏树体生长发育需要,导致叶片淡薄或萎蔫、黄边,造成早期落叶。据试验.对于三至五年生年苗木的采叶圃,5月中旬至6月中旬浇水,黄化程度比不浇水发生的轻,浇2次水的黄化程度比浇1次发展的轻。
(2)涝渍:银杏园排水不畅,土壤积水,造成根无氧呼吸过久,积累酒精过多,中毒烂根;或土壤板结,通气不良,造成黄叶,试验表明,被水淹的银杏苗木黄叶重,水淹银杏地5d比2d黄叶重:土壤板结比疏松黄叶重。
5、栽植过密
栽植过密,通风透光差,株间相互争肥、争水、遮荫,影响光合作用,呼吸消耗大,且易受茶黄蓟马危害,造成叶片黄化,导致早期落叶。如采叶圃密处的黄叶比稀处重,内膛的黄叶比外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