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天台村民组的村寨,近日发现一棵罕见的古银杏树,最为奇特的是,这棵古银杏树是由两棵硕大的银杏“老祖树”周边由无数多棵高矮不等粗细不一的“孙子辈”枝干紧紧包裹着生长而成,进入夏季,这棵古银杏树枝叶繁茂,萌发出勃勃生机。
据当地的老人介绍,该古银杏树每年结果实3000多斤,单是掉在地上的银杏树叶就有千余斤,树上还居住了不少鸟类,多年来村民们一直把古银杏树奉为神树,远近的村民常常会到树下许愿、祈祷、祭祀、祈求风调雨顺等。
该古银杏树周长16.8米,树高50余米,须13名成年人伸展双臂方能合围,树冠遮地3余亩,据林业专家初步鉴定,树龄有4000多年的历史,比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贵州福泉李家湾3000年古银杏树还要大,年龄还要长,被誉为“中华银杏王”,此古树乃冰川时代留下来的树种,堪称生物界中的“活化石”。

在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天台组,有一棵银杏古树,群众把它看成镇寨之宝。据林业专家实测,天台古树树高近50余米,树干胸径23米,树冠遮地3余亩,需15个成年人伸展双臂方能合围,初步鉴定树龄有4700多年的历史,比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贵州福泉李家湾3000年古银杏树还要大,比山东省莒县城西的浮来山定林寺内“世界最古老的银杏树”年龄还要长,被誉为“中华银杏王”。2010年10月17日,在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网馆举办的“长顺日”活动上,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组织为长顺4700年树龄的银杏树颁发“千年贡献奖”,长顺县将银杏树的种子捐赠给总部设在瑞典的世界种子库收藏,银杏果则制成工艺纪念品赠送给各国贵宾。
银杏王位于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这棵千年银杏树,树高近50余米,树杆胸径23米,冠幅荫笼2余亩,12人环抱树腰还需多加一手。此树真可谓根深须广,枝繁叶茂,他的树根宛如游龙,一直游到20余米开外,枝干虬劲有力,树上还居住了不少鸟类。每逢金秋时节,银杏树四周层林尽染,一片红枫,唯千年银杏,满树叶片金黄,鲜艳夺目,极为壮观,似一尊顶天立地的金身大佛,耸立云汉。周围的布依族人民视银杏王为神树,该树目前是全国最大的一株银杏树,约有4-5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银杏王。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目前该景点的规划和设计都在聘请专家进行细致的设计当中。



银杏为华夏特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被称之为“活化石”。天台银杏王位于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天台组。距县城20公里,景区内现有7棵树龄上千年的古银杏树,其中有一棵树高50余米,树围16.8米,树干胸径5.4米,冠幅(3.9×26)101.4米,树龄4760多年,需12个成人才能合抱。据考证,国内的古银杏树以长顺县天台古银杏为最,是目前国内外已知最长寿的古银杏,与华夏历史几乎同岁,被誉为中华银杏王。具有无与伦比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银杏王历经千余年风霜,依旧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银杏王立春则豆蔻含苞,至夏则葱绿欲滴,仲秋尤金黄可掬、璀璨炫目,冬季则玉骨琼枝,一季一景,四季四美,被誉为“生命艺雕”。周围的苗族人民视银杏王为神树,远近的村民常到树下许愿、祈福、祭祀,海内外游人幕名前来,一睹中华第一银杏之风采,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求人丁兴旺,寿长财旺,祈求爱情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祈求健康长寿,富贵平安。
长顺县天台山中华银杏王位于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天台山,距县城30公里, 海拔1400米。
天台银杏树有六株散布于天台山上,其中最大一株树围长16米、高40余米,15个人才能合围,从根部向上又各有分枝,形成独木成林的壮观,余之稍小,散布于四周。正如宋代大诗词家苏东坡诗曰:“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当地村民称之为“神树”,每年的三十夜(农历除夕)和月半(农历七月初十)家家户户都要到树下去供奉神树,祈求寨中的猪、牛兴旺,家人平安,出行顺利,寨中安详。
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与恐龙同时代,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植物学家们把它看作是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杏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跨越“有史时期”而生存下来,更重要的是它能在这漫长的“地质时期”保持该物种的遗传稳定。具有许多原始性状,对研究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古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四纪冰川气候有重要价值。
同我国其它地区的银杏树相比较,我们发现在河南省济源市的阳台宫北5公里处华盖峰下紫微宫前有一棵千年银杏树,树高35.5米,树围9.1米,人称“七搂八拐棍”。树龄近2000年,传为汉代遗物。不仅为河南省罕见的名木古树,也是全国五大银杏树之一,被誉为“中国植物活化石”。
云南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生长在钟灵乡太阳山的密林深处。高40余米,胸围直径4.8米。根据银杏树所处环境、地理、年轮、水文等有关史料考察论证,国家有关专家、学者认为,此树生长至少在1800年以上。
位于嘉定方泰乡光明村的一棵银杏,至今已经有1206岁了,被誉为“申城树王”。它的历史,当从唐朝算起,经历了宋元明清,到现在,已经有了六个朝代的文献记载,它的周围曾有多座庙宇,老顾庙、八石庵等都曾在这一带。它曾经是江苏省最大的两棵银杏之一,在“文化大革命”时,仅被锯掉两巨枝,作为7间房屋的建筑材料。1983年4月4日,周谷城访此树时,曾吟七绝诗一首:“六朝文物越千年,古寺禅林尽荡然。银杏一株今尚在,从知润物有渊源”。
在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大寺村西头原有一座古寺,曰正觉寺。寺后有一棵白果树,相传植于汉代。树高22.15米,胸径1.72米,基部周长10.35米,冠径东西长21.3米,南北15.5米,主干之上4个分枝直径均1米左右,虬枝繁茂,遮荫近亩,年年果实累累。
传说在莒国的土地上,有一座仙山,山上生长着具有3500年寿龄的天下第一银杏树。该树下鲁、莒两国国君曾结成友好同盟。刘勰在此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文学评论巨著《文心雕龙》。郭沫若曾来此山参拜,亲手题下“文心亭”、“校经楼”。《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可见,该树当时已成浓荫,成为名树。专家考证,此树至少已有3500年历史。树现高26.3米,树冠遮地20余亩,树干周长15.7米,须八人伸展双臂方能合围。有诗曰:“蓦看银杏树参天,阅尽沧桑不计年。秦柏汉松皆后辈,根蟠古佛未生前。”
丹东大孤山寺庙中的一棵银杏树树龄达1300多年,树高35米,主干需三人张开双臂合抱才可抱过来,夏季人在树下仰视,白日不见天色,夜晚不见星光,秋季落叶时树下能积有一尺厚黄灿灿的叶片,其果实每年都达数百公斤。
我县天台银杏树围长16米、高40余米,15人才能合围。
据以上对比,我县天台银杏树均比以上六处银杏树粗壮得多,初步估计树轮应不晚于以上六地。应首推中国第一银杏树——“中华银杏王”。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网馆“长顺日” 长顺县人民政府向世界种子库捐赠千年银杏王种子并获“千年贡献奖”。
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多样的民族文化将这高原山地装点得多姿多彩。很少有人知道,在贵州这片热土上到底有多少惊奇的事情,在这秀丽古朴的大山深处,谁又会想到贵州居然会有那么多占据全国之首乃至世界之巅的事物,这样的发现令人惊喜不已。
最古老的银杏树-长顺“中华银杏王”
长顺“中华银杏王”位于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天台组。距县城20公里,景区内现有7棵树龄上千年的古银杏树,其中有一棵树高50余米,树围16.8米,树干胸径5.4米,冠(3.9×26)101.4米,树龄4760多年,需12个成人才能合抱。每年结果实3000多斤,单是掉在地上的银杏树叶就有千余斤,树龄有47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银杏王”。此古树乃冰川时代留下来的树种,堪称生物界中的“活化石”。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组织给4700年树龄的长顺“中华银杏王”颁发“千年贡献奖”,银杏树的种子捐赠给总部设在瑞典的世界种子库收藏,银杏果则制成工艺纪念品赠送给各国贵宾。
长顺“中华银杏王”由两根硕大枝干组成,宛如一对“夫妻树”,通直向往高处,形成塔型树冠。灰褐色深裂状的树皮,见证了曾经的沧海桑田。
粗大的侧枝上悬垂着许多钟乳状枝,俗称“树奶”,奇特的现象引起许多有趣的传说和遐想。据当地人介绍,用切碎的“树奶”煮水后给奶水不足的产妇服用,可以用来催乳。
据考证,国内的古银杏树以长顺县天台古银杏为最,是目前国内外已知最长寿的古银杏,与华夏历史几乎同岁,被誉为中华银杏王。具有无与伦比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银杏王历经千余年风霜,依旧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银杏王立春则豆蔻含苞,至夏则葱绿欲滴,仲秋尤金黄可掬、璀璨炫目,冬季则玉骨琼枝,一季一景,四季四美,被誉为“生命艺雕”。周围的苗族人民视银杏王为神树,远近的村民常到树下许愿、祈福、祭祀,海内外游人幕名前来,一睹中华第一银杏之风采,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求人丁兴旺,寿长财旺,祈求爱情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祈求健康长寿,富贵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