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毒蛾属鱗翅目毒蛾科。分布很广,食性很杂,幼虫能取食500多种植物叶片,严重时整株树叶和嫩枝被吃光,大发生时甚至为害杂草。
①成虫。雌雄异型。雌蛾体长22~30ram,翅展58~80mm,前翅黄白色,具4条锯齿状黑色横线,中室有一黑点,中室端部横脉中有1个“<”形黑纹。前后翅缘毛均黑白相间。腹部粗大,密被淡黄色毛。雄蛾体长16~21mm,翅展37~54mm,体色较深,似枯叶色,前翅暗褐色,具与雌蛾相同的花纹。触角均为黑色
②卵。圆形,两侧稍扁,直径约1.3_,初期杏黄色,后转为褐色,常密集成一卵块,上被黄褐色绒毛。
③幼虫。1龄幼虫头宽0,5mm,褐色,刚毛长,刚毛中间具有呈泡状扩大的毛,称为“风帆”,其作用减轻重力易被风吹扩散。2龄幼虫“风帆”消失,3龄以后背面2列毛瘤具有典型的颜色:前5对蓝色;后6对红色,均具黑毛。两侧毛瘤灰色,被灰毛。幼虫体色多变,有黑、萆甚至黄色,具暗色纵条。头部黄褐色,具“八”字形黑色粗纹。.
④蛹。体长19~34mm,雌蛹大,雄蟠小,体红褐或M褐色,被有绿黄色毛丛。无里。,
<!--[endif]-->生活习性6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卵内越冬6翌年4~5月上旬孵化,幼虫有吃卵壳的习惯,树上不残留卵块痕迹Q初孵幼虫群集在树干上,气温转暧时爬到树冠上取食。1龄幼虫能借助风力及自身的“风帆”飘移很远。2龄以后白天潜伏,黄昏后为害。7月老熟幼虫在树千上、树皮内或枝叶间,吐丝固定虫体化蛹,不结茧。7月下旬至8月上旬羽化,不久开始交尾产卵。雄蛾白天在林中翩迁飞舞,故称“舞毒蛾”;雌蛾不大活动。卵产于树干或主枝上、树洞中、石块下等处,单雌平均产卵400~500粒。成虫有趋光性。该虫繁殖的有利条件是干燥、温暖、稀疏而由其主要寄主树种所组成的纯林。
(3)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该虫卵期较长,冬春季刮除卵块,简便有效。.
②灯光诱杀。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用黑光灯、高压诱虫灯、100~200W白炽灯等诱杀成虫,效果很好。
③化学防治。一是幼虫期用90%晶体敌百虫粉,50%辛硫磷乳油、50%杀螟松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喷杀。二是利用幼虫在取食、化蛹等活动过程中,常沿树干迁移的特点,在树干上喷或涂毒环,环宽10~20cm,药剂同上,浓度加大,起阻杀作用。
④生物防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银杏丰产园、公园、防护林中,人工释放卵寄生蜂及捕食性天敌(山雀、杜鹃等),也会收到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