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害虫以幼虫钻入枝条为害当年生新梢,造成枯枝、落叶、落果。在我国银杏自然分布区,虫口密度有自南向北逐渐减少趋势。成虫翅展约12毫米,全体黑褐色,头部灰褐色。触角丝状背面暗黑色,腹面黄褐,下唇须向上弯曲,灰褐色,第三节很短。老熟幼虫体长8-10毫米,灰黄色。
幼虫多在粗树皮下2-3毫米处作茧化蛹。蛹壳为淡黄色,一般隐藏于粗树皮缝中,一半外露。成虫多集中在每天早晨6:00-8:00,羽化后23-39分钟,即爬行至树干缝隙处栖息,9:0后飞向树冠。
于4月上旬至下旬每天上午9:00之前,进行人工捕杀,即可减少幼虫为害。从4月底开始,当被害枝上叶、幼果出现枯萎时,人工剪除被害枝,可消灭枝内幼虫。成虫羽化盛期前用50%杀螟松250倍液和25%溴氰菊酯乳油500倍液喷洒树干进行防治,或用涂白剂防止成虫羽化。
初孵幼虫用80%敌敌畏800倍水溶液喷洒被害枝;或用80%敌敌畏800倍液与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混合后,喷洒被害枝,都能取得很好的杀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