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史及习性
该虫为夜出性害虫。以成虫吸食果实的汁液。果实受害3-10天即脱落。成虫体长35~45厘米,翅展10.2~11.2厘米。卵多产于银杏周围的通草、木黄芪、黄栀子、十大功劳、野木瓜及其他灌木植物等寄主的叶背面,常数十粒产在一起。幼虫老熟后即入土化蛹越冬;该虫一年发生2~3代,其各代发生的时间分别为:第一代6~8月,第二代8~10月,第三代9月前后至次年5月为越冬代。5月初开始危害银杏果实,5月中、下旬危害最盛。
防治方法
防治枯叶夜蛾应贯彻综合治理的措施,一是铲除银杏树下和周围的通草、木黄芪、黄栀子等寄主植物,并烧毁。二是可安置40瓦的黄色荧光灯诱杀夜晚飞来危害的成虫。三是抓住有利时机喷药,5月初至6月中旬,用敌杀死、亚胺硫磷、农用展着剂(1∶1∶1)1000倍混合液,每隔1~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傍晚用药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