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绿化
其目的在于美化公路、防风、防沙、防尘及防雪的袭击;并满足行人的蔽荫要求。公路绿化应尽可能与农田防护林、护渠护堤林、郊区的卫生防护林相结合,作到一林多用,少占耕地。
在公路的交叉口处,应留有足够的视距,距桥梁、涵洞等构筑物5米以内不许种树。在长距离的公路上,直线长度不可过长,过长则容易引起司机思想不集中,易疲劳,反应迟钝,发生事故。在行道树的种植上也应有所变化,一方面可以避免病虫害互相感染,另一方面也可以取得丰富的景色变化,有利于司机的视觉和心理状况。
在下坡转弯地带,外侧种植乔木,不仅可增加驾驶员的安全感,还可起到诱导视觉的作用。转弯内侧只能种低矮灌木,以利司机察看来车。其断面形式有路堤式、路堑式、平地式和不对称式。
(2)铁路绿化
铁路绿化有防风、防沙、防雪和保护路基免遭危害的作用,同时有利于行车安全。
铁路两侧乔木应离铁路外轨不少于10米,灌木不得小于6米。其种植形式一般是里灌外乔,在可眺望连绵远山、壮阔江河、名胜古迹以及其它自然景色地段。应敞开不种树木,以免阻挡视线,但可种植花卉草皮低矮灌木等。
在铁路与公路的平交道口附近,为保证行车安全,视距三角内不得种植树木。视距三角的边长最少是50米,在铁路转弯地点,曲线内侧有碍行车和眺望的地段内不种乔木,但可种植不影响视线的灌木。在线路一侧有讯号机的地点,在讯号机前1 200米距离内也不允许种植乔木。当铁路通过市区时,两旁应留有足够空地(30米)种植安全防护林带 。
铁路站台绿化,在不妨碍交通、运输、人流疏散的情况下,可以布置花坛、水池和蔽荫树之类,供旅客窗中休息。
(3)高速干道绿化
高速干道,一般是城际远程交通的道路,为了确保行车速度,就要放长交叉口间距,其相交道口,多用立体交叉。因其速度高 (80-200公里/时),噪声污染严重,所以多数布置在城市外围地区或郊区,就是在大城市也是设在最外边边缘地区,非穿过市区不可就得用高架桥或地道线,否则会变成一般快速干道。高速干道包括车行道、中央分隔带、路肩、边坡和安全地带。中央分隔带宽度5-20米,以勉车辆对撞或拦腰横撞,对于夜间行车也较有利,可避免对车辆头灯的眩目照射。分隔带上只种草皮,严禁种植乔木,以免树杆映人司机眼帘,弄得头昏目眩,发生车祸,同时也可避免满地落叶造成滑车事故。
干道两侧的安全地带以铺草为主,也可种植灌木,但也要考虑到沿线景色变化对驾驶者心理上的作用.过于单调容易产生疲劳、疏忽出事。所以除在修建道路时要尽可能保护自然景观和原有树木外,在安全地带外侧还要适当点缀风景树群、树丛以及多年生宿根花卉,尤其在下坡转弯路段的外侧种植树丛、树群,不仅可以增强驾驶人员的安全感,而且可以起到诱导视线作用。如能再和沿途可以眺望到的绵绵远山、壮阔的水景及其它自然风景浮现地段等,景观相互揉和融为一体,就会使高速干道的景色变得更加优美。
为了防止穿越市区高速干道的噪声和废气污染,必须在其两侧设置防护林带,宽度20-30米,特别重要的高速干道不要设置几条防护林带,种植形式是在靠近车行道一侧先铺草皮,再种宿根花卉,然后灌木、乔木由小到大,由低到高,既能起到防护作用,也不影响行车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