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游憩林荫路是在城市内或城市边缘河流、湖泊、海滨、沿其岸边布置绿化,形成游憩散步道路。首先要尽可能展开水面所给予人们的开阔优美感,使在滨水游憩林荫路上散步和休息的居民都能看到水面的优美景色;同时也要从泛舟水上的游人考虑,使他们在水面上也能欣赏到游憩林荫路的风光美景和沿街的建筑艺术,所以不得中断街景和水面远景的联系。
滨水游憩林荫路的设计,单从卫生防护和排除车辆对内部的干扰来说,靠近车行道一侧应种植一行或两行乔木,并建立密的高篱,形成绿地的屏障加以隔离。但是切断了街景和水面的联系,失去了绿带对街景的衬托作用,所以在实践中多用50-80厘米高的整形绿篱加以范围,既有一定的防护效果,也能使水体,绿带,街道内外通透,连为一体,艺术效果较好。
采用自然式布局的多用风景式的树丛、树群结合花灌木进行分隔。切忌整齐行列式,利用高低起伏,前后错落,留出不同的间隙,组成不同的风景画面,既增强了艺术景观,又达到内外通透相互联系的效果,临水一侧开辟宽度不小于5米的散步道,以便更多的行人使用。散步道靠岸一侧不种乔木、灌木,避免影响观景视线或根系延伸破坏驳岸。散步道内侧种植体型优美,色彩富于季相变化的遮荫乔木。种植形式可以自由一些,单株或树丛都可,株间距也不要千篇一律绝对相等,尽量造成生动活泼的景观,蔽荫树下可布置供行人休息的坐椅。
为了保护河湖池岸免遭河水、雨水、波浪和地下水的冲刷而崩塌,常需要修建永久性驳岸。一般规则式滨水游憩林荫路的驳岸多采用坚硬的石材或混凝土做成,顶部加砌岸墙或用栏杆围起来,标准高度90-100厘米,宽阔的水面多用岸墙,狭窄的河流适宜用石柱栏杆、钢筋混凝土栏杆或铸铁花纹栏校杆,以便行人看到水面,又美化了河滨游息林荫路。
自然式滨水游憩林荫路加固池岸的最简单方法是采用绿化,也有铺石的斜坡(坡度为1:11--1:1.5),或自然式叠石岸,但后者用湖石、黄石量大、施工复杂,故多在水面以下采用整形驳岸,然后根据设计意图于顶部置湖石或黄石突出水面,可供坐息。
在设有游船码头或水上运动设置的滨水游憩林荫路地段,常修建坡道或多层石阶直通水面。宽阔的石阶,常会成为滨水游息林荫路上的特有的景物,在石阶通道进出口的中间,或两侧设置雕塑、园灯、瓶饰物,能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种植树群、树丛,又可组成眺望水面的美景。 一些突出河湖岸线的半岛地带是滨水游憩的林荫路上具有风景表现力和引诱游人的地方,根据面积大小和需要可布置雕像、纪念碑、风景树群、小游园或具有特殊意义的标志物广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