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是有生命的机体,有一定的生长发育规律。它的生命活动也是与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在一般情况下,夏季树木生命活动最旺盛,冬季生命活动最微弱或近乎休眠状态,因此植树是有明显季节性的。要选择树木生命活动最微弱的时候进行移植,才能保证树木的成活。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栽植树木的时间也不尽一致。种植树木要因地、因时、因树制宜。
在寒冷的地区以春季种植较为适宜。特别是早春解冻以后到树木发芽以前,这个时期土壤水分比较充足,地温逐步增高,新栽的树木容易发根成活。
在气候比较温暖的地区以秋季、初冬种植比较相宜。这个时期的树木落叶后,对水分的要求量已减少,而外界的气温还未显著下降,地温也比较高,树木的地下部分并没有完全休眠,被切断的根系,能够愈合得早,恢复得快,继续生长新根。到了春季树木发芽时,这批新根既能继续生长,又能吸收水分,就可以使树木更好地成长。
当然,在同一个季节里也要根据树木的本身情况安排好种植的先后。发芽早的早栽,发芽晚的晚栽,(特殊树种例外,如花椒要在发芽后栽植,成活率才高),使绿化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