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4细胞的雄配子体形成后,在小孢子囊中继续发育一段时间,外壁加厚。成熟花粉随风传播,由传粉滴协助进入贮粉室中,花粉粒进入贮粉室时包括2个原叶细胞、1个生殖细胞和1个管细胞。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管细胞膨大,并旋转近90b。最初长出的花粉管与4细胞的轴向几乎垂直,花粉管可直接进入珠心细胞中,有的还可经过一定的贮粉室空间后进入较远的珠心细胞间隙。花粉管生长过程中反复分枝,银杏花粉管直径小但分枝多,它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增大与珠心的接触面积。最终形成吸气状结构,管核也在一定的时间内向分枝处移动。
TuleckeW已经成功地在不同的培养基培养了花粉。FriedmanWE用改进的培养基在较短时间萌发了花粉,利用计算机重组技术对萌发过程作了详细的报道,并将之分为弥散生长、顶端生长、侧向萌发、花粉管不分枝的一端膨大,雄配子体达到成熟4个阶段。
而离体培养的结果表明,在培养的初期,花粉经历了由船形到圆球形的快速转变,管细胞的体积也明显增大,管核与生殖细胞的距离显著增加,仍保持同一轴向,有的开始转向。开始长出花粉管时,管核都有一定角度的转向。培养3天后,花粉管伸长可达数毫米,管核转过近90b,与原来的4细胞轴向几乎垂直。
在离体实验中和活体实验中,都验证了银杏树侧向萌发的现象,并且这一现象的产生是与管核的转向密切相关的。同时,在活体萌发中,花粉管可以就近进入珠心细胞间隙,也可以通过一段贮粉室的空间进入另一侧,这表明管核的转向很可能与管细胞内部的结构有关。因此,在花粉萌发中出现的侧向萌发应该是银杏的一个典型的生物学特征,银杏雄配子体侧向萌发,很有可能是其独特的系统学地位的有力证据。刘俊梅等通过改进配方的培养基培养,用6天时间就得到足够长的花粉,在花粉萌发的过程中也发现了管核的转向现象。
从6月初到8月底,花粉在贮粉室中进行了2次有丝分裂。6月底,银杏生殖细胞通过斜背式环形分裂形成不育细胞和精原细胞。银杏的精原细胞中有两种特别的结构,即生毛体和液泡状结构,后者是银杏精原细胞中独有的特征。8月下旬,银杏精原细胞通过垂周分裂,形成2个背靠背排列的精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