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kgo
银杏系裸子植物,无果实言可,通常所说的银杏果,实际上是银杏的种子,除去浆汁外种皮之后的种核,才可以投放市场作为商品销售,俗称“白果”。白果为中国著名的干果之一。味道鲜美,柔韧滑腻,别具风味,较之莲子,更胜一筹。银杏的种仁,营养成分丰富,除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之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具有益肺气、治喘咳、止带浊、缩小便、平皴皱、扩张微血管、增加血流量等医用效果和食疗作用。白果仁常用于高级筵席招待宾客,如鲁菜中的“诗礼银杏”、四川青城山道家的“白果炖鸡”。各地银杏产区的“蜜制白果”均为肴馔上品。近年来,由于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白果的出口数量与日俱増。中国银杏的产量虽居世界首位,但依然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因而近年来,白果的收购价格不断调整,直线上升。如1980年国内白果收购价格仅为人民币0.8—1元/kg,981年上升至1,4—I.8元/kg,其后更扶摇直上,至I988年时达到28—30元/kg。1989年稍有回落,1991年再升至20_24元/kg。就发展趋势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供需之伺仍难于持平,因而价格预计也不会有大幅度的下降。群众的生活水平愈高,白果的用量愈大,而白果的生产周期较长,短时间内还很难增产更多的数量,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银杏种子一项即能为国家创收大量外汇。江苏省泰兴县自1980—1986年的7年间共出口白果3031.5t,创收外汇达909,58万美元。山东省郯城县1981年出口白果448.8t,换回外汇89,79万美元。与此同时,银杏产区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生活年年提高。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的新村一村,1981年的全村白果收入可达全村农业总收入的40%。江苏省邳县港上乡的港西村1984年全年白果收入人均可达人民币100元。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灵川县海洋乡1987年的全乡白果收入人均113元。在这种情况下,广大的农民群众和银杏专业户对白果生产更加积极。通过加强水肥管理,人工授粉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迅速提高了产量和质量,经济收入不断增长。泰兴县许庄乡马场村朱桂生,有一株80年生的银杏树,1983年产白果47kg,收入488.8元;1986年收白果188,9kg,收入2309.76元。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新村一村丁明四有50年生银杏树5株,1981年时平均每株产白果100kg,在当时价格尚低的情况下,年收入即达1了00元。--本文来源于邳州市卓扬银杏园林ginkgoyxsginkgo
银杏树的年龄越大,产量愈高,调查得知,银杏树的单株最高产量为600—1000kg。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乡的九连大银杏,树龄约220年,白果的最高年产量为650kg。贵州省盘县黄家营1000余年生的银杏树,I956年单株产白果达1000kg。为了加速提高白果产量,缩短生产周期,近年来,各地开始兴建银杏早期丰产密植园,目前已能做到一年育苗、二年嫁接、三年开花结实,五年形成一定产量的目标要求。山东省郯城县,以每亩333—666株的密度,通过各枰措施,嫁接后5年,平均亩产白果5U?kg,单株最高产量lkg。广西植物研究所,以每亩42株的密度,嫁接后7年,平均亩产白果S5.45kg,单株最高产量为4.72kg。但值得一提的是,银杏早期丰产密植园虽可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白果产量,但技术要求较严、投资成本较高、受益时间较短。因此,在人多氾少的地力,不宜较大面积地发展,以避免与农争地。不少技术专家认为,充分利用“四旁”隙地栽培发展银杏,加强管理措施,提高单株产量,是今后一个时期银杏生产的主要方向。--本文来源于邳州市卓扬银杏园林ginkgoyxsginkgo
白果入药,在中国的唐代即已有所记载,自宋、元之下,历代医家更多研究。但银杏叶片入药,却是近代医药科学的新发现和新发展。自1932年以来,经过药物学家一系列试验研究和反复提取,证明在银杏秋季叶片中含有较高的双黄酮类物质。大量的临床经验证明,银杏叶的药用功能,主要有治疗冠状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心绞痛以及降低胆留醇、降低血压、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的作用。长期以来,在中国民间也有用银杏叶片装填药枕以降低血压和防治心悸怔肿的偏方。
近年来,由于医药上的大量需求,银杏叶片已成为热门商品,收购价格也不断提高。1兆5年银杏叶收购价格为人民币0.6元/kg,1叩7年即升至人民币3元/kg左右。因而又为银杏产区的群众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门路。遗憾的是,大量地采摘叶片,极易损伤银杏的枝条和花芽,对翌年的白果产量发生不利影响。这是银杏产区当前突出的一个矛盾,需要妥善解决。
银杏与一般果树的最大不同之点,还在于它是一个良好的用材树种。因此林业界对银杏也极为重视。银杏的木材,材质致密、纹理华美、光洁度高、耐腐性强、硬度适中、加工容易。多用于高级建筑和室内豪华装饰、文化用品、各种雕刻、印染滚筒、铸造用木模,以及砧板、匾额等。1988年江苏省苏州市盘门城楼底层曾陈列出一幅“伍员筑城图”的大型落地屏刻,屏刻高2.82m、宽4.4m,除底座外,均由银杏木板拼合刻制而成,为稀世珍品。在当前中国的银杏产区中,有些地方对银杏木材生产仍极重视。如山东省郯城县墦上乡王乔村的银杏,长期以来采用果材兼用型经营,对银杏树十分注意培养高大通直的主干,仅利用侧枝嫁接优良品种。白果产量虽低,但干形圆满,材大质优,在银杏产区中独树一帜。
银杏树多被列入慢生树种行列,“公孙树”之名不仅指其果,亦且指其材。但大量的调查研究证明,如选地适当,管理精细,银杏树的生长速度极为可观。据李万新(1983)报道,中国林科院(北京)科研楼西侧的两株27年生银杏,胸径达46cm,年平均直径生长量达Ukm。郭善基等(1986)对山东省临沂县义堂乡北土苏村25年生河难银杏林的调查,年平均高生长为58,4cm,年平均胸径生长1.466cm。大量的调查资料还证明了银杏雄株的高径生长一般为雌株的U6—1.7倍。但由于银杏种子和叶片的供不应求,当前中国的木材市场,银杏木材已呈奇缺状态。各地银杏产区的银杏树目前稀见采伐。群众已普遍把银杏树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摇钱树,把银杏树当作千秋万代,永续不断的“绿色银行”。
中国的银杏大树,就目前的栽培分布状况来看,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各地零星分布的银杏,这些银杏多为古老大树,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常见于寺庙、祠堂、文庙、墓地和村庄,均以绿化观赏为主、生产白果为辅,其所生产的白果一般任其自行散落,而难以集中收购。二是银杏种子产区,这些地方的银杏,以一家一户栽培为主,多见于宅旁院内,河滩或村落隙地,但能相连成片,相对集中,或一个县、或一个乡、或一个村,分散栽培于各个角落,以生产白果为主,木材为辅。如江苏的泰兴,山东的郯城,.浙江的长兴,广西的灵川、兴安等县,中国的银杏种子产区生产的白果,据不完全的统计,总量约在600万kg上下。锒杏大树的株数近30万株,虽尚无详细统计数字,但可以断言,能居世界之冠。在银杏品种方面,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其优良品种之多,质量之好,更是其他国家所难于伦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