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福建省尤溪县中仙乡剑溪村龙门场自然村
龙门场方圆百亩内银杏树有353棵,树龄最高已达七百多年,平均胸径有50厘米,最大的胸径达160厘米,需四五个人才能合抱得住。对于这片银杏林的历史,当地有着种种传说。比较有共识的说法是,明朝时因龙门场的银矿质地很好,朝廷特别喜欢,就命一大臣来组织采矿炼银。而炼银加入以银杏为主原料的配方,炼出的银既纯又好,该大臣便在龙门场引种了银杏,使得银杏在此地遍种成林。又有言,因当地银矿资源丰富,而银杏具有吸收银金属散发出的有毒物质,当地村民才遍种银杏。
这些说法都有待考证,但在村中采矿炼银的遗迹倒是四处可见,也成了当地旅游资源。在离村庄和古银杏群落不到一公里的山上,就有一个巨大的溶洞。溶洞曲径幽深,石壁上还留有当年朱熹来此寻游时亲书的手迹。由于该洞至今仍“深不可测”,吸引了不少驴友前往一探究竟。
走进这方圆几百亩的中仙乡龙门场内,有近300棵古银杏树。春回大地之际,新枝吐绿,一片绿韵;秋高气爽的时节,则一片金黄,株株银杏宛如披上了黄金甲,小扇子一样的叶片散射着耀眼的色彩。森林生态科普、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兴起,给中仙乡龙门场的古银杏林贴上了“科普、绿色”标签。
拥有700多年树龄的龙门场古银杏树,平均胸径50多厘米,最大的胸径竟达到160多厘米,最大的一株古银杏树高达20多米、树冠直径达20多米。这些古老的银杏树虽历经沧桑,但仍然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苍劲挺拔,枝繁叶茂。银杏树叶是银杏树最美的部分,它们因季节而变换色彩,构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盛夏时节,无论是夕阳辉映的傍晚,还是星星点灯的深夜,村民们常常扶老携幼,在银杏树下纳凉,悠闲地享受着天然的“空调氧吧”,别是一幅纯真的田园诗画。
进入秋季,尤溪县700多年树龄、近300株古银杏树到了生果采收期。这些古银杏树枝繁叶茂,皮色转黄的银杏果掩映在茂密的扇型叶中,似串串珍珠。龙门场茫茫群山遍植银杏林,村在树丛中,房在杏树下,整个村落被镶嵌在古老的银杏林里。村民们的住房至今还保留着闽中传统居民的木质结构风格,显得古朴有致。一条小溪从村里缓缓流过,河水清澈见底,使古老的村庄更显得生机和灵性。人与自然和谐天然地整合在了一起。
这些分布在山坡上、山坳间、村落中的古银杏树,把山村点缀得美不胜收。每当微风吹过,霜冻后的银杏叶在空中飘飘洒洒、飞飞扬扬,犹如天女散花般漫天飞舞;一片片黄叶洒落绿地上,便又铺就了一块巨幅的天然地毯;金黄色的树叶洒落在村道上,铺就了一条金色大道……好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景象,好一个世间难觅的世外桃源!
门票:免费开放
最佳旅游时间:每年11月中旬过后至12月中旬为最佳观赏期;最佳摄影时机是晨曦与夕阳西下时,可在农家留宿也可自行带帐篷。
自驾游线路指南:
A:尤溪高速出口--25km--尤溪城关----往坂面乡方向--13km--清溪口大桥(未到坂面乡)左拐--13km--台溪乡清溪村--13km--中仙乡剑溪村---6km--龙门场自然村(银杏林)
B:福银高速洋中出口---550m--737县道---27km---溪尾乡---731县道----41km----中仙乡----街道右转3km---上仙村----右转6Km----龙门场自然村(银杏林)
C:厦门、泉州地区(同安——翔安(上福厦高速)——泉三高速——德化(出口)——国宝——葛坑(德化→尤溪城关→20公里→往坂面乡方向→13km→清溪口大桥(未到坂面乡)左拐,过桥再左拐,右拐是去闽湖的→13km→台溪乡清溪村→13km→中仙乡剑溪村→6km→善邻村(龙门场古银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