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老区卢氏县,有一棵被誉为“活化石”的古银杏树,相传有2500多年的历史。近日,记者在卢氏县林业局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来到了位于县城北部的官道口镇新坪村,一睹古银杏树的风采。
古银杏树位于新坪村东汉自然村中部。记者在村头远远望见村中央凸起的高大树冠,宛如一座绿色的宝塔,巍峨挺拔、直插云霄。来到树下,但见繁叶蔽日,犹如半空中伸出一把巨伞。有趣的是,在距离地面约4米的枝杈间,生长着一株1米多高的泡桐。卢氏县林业局林业技术员孟文献说,这是一种寄生现象,桐树的种子被风吹落在银杏树的树杈间,因小环境适宜而生长,不过,这种树受主体树的制约,一般长不大。
据孟文献介绍,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公孙树,有雌雄之分,此树为雌树,每年硕果累累。经测量,该树高30米,胸围5.9米,冠幅19米,树龄2000余年,为国内罕见的古银杏树。
在树的东边约10米处,有一座青砖黛瓦、红漆廊柱的小庙,朱红色的庙门两侧书写着“昔为汉室忠良将,今作中华福禄神”的对联,黄字褐底,略显斑驳。透过两边的木格子窗户往里看,只见庙里供奉着两尊塑像,左边的是关公,墙壁上有“半世兄弟万世心,一代君臣千代义”的对联陪衬;右边的是观音,书写的则是“抱来天上麒麟子,送与人间积善家”。
正午的阳光灿烂耀眼,几位村民坐在树荫下闲聊。
77岁的刘勤文老人说:“此庙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记忆中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寺院,树就长在寺院里,树的东边是一座大殿。每年农历八月初三至初六是这里的庙会日,村民在大殿前搭台请戏班子演戏,灵宝、卢氏的商贩都会来此做生意,方圆几十里的村民都会来赶庙会、看大戏。”另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补充说,很久以前庙会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开张”,连唱3天大戏,后来才改为八月初三的。
站在该村道路北边,可以清楚地看到路南侧银杏树的全貌。但见郁郁葱葱的树上挂了许多红布条,颜色新旧不一,在微风中飘荡,仿佛向过往的行人招手致意。
现年76岁的张喜万告诉我们:“我从小就在树下玩耍乘凉,看到有人把系着小石块的红布条抛向树顶,布条被挂到树枝上,挂得位置越高,说明日后的运气会越好。”张喜万说,这种向树上抛红布条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孟文献说,近年,国家对古树的保护工作日益重视,卢氏县林业部门不但对古树进行了注册登记,还招聘了专人进行看护。40多岁的张建良是古银杏树的责任管护人。他定期会来到树下例行管护职责,有时清扫树下的垃圾,提醒游客不要在树干上刻画,劝阻在此逗留的人将牲畜牵离古树,天旱时,他还和村民一道为古树浇水。“其实,村民们都非常爱惜古树,大家已经把保护古树看作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张建良说。
周时银杏汉时村。东汉村因相传光武帝刘秀在此留宿而得名,这棵2500年的古银杏树算来大约种植于周代。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大淙潭瀑布景区的组成部分,凡是来此旅游的客人,都会在古银杏树下留影、歇息或许愿祈祷。这棵饱经沧桑的古树,穿越历史的风霜雪雨,傲然屹立在人们眼前,它的坚韧与顽强,挺拔与茁壮,已经内化成一种神圣的力量,融入村民们的精神世界,鼓舞着他们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