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棵400年的银杏树见证了宝应县实验小学的发展,也恰恰是这两棵银杏树,让宝应实验小学找到了有根的文化。一所学校,特别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学校,其学校文化经过一代代教育人的言传身教,一定根植于学校的各类教育行为之中,凸显为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以及独特气质。沿着这根主线,宝应实验小学以“银杏文化”为突破口,开启了“寻根之旅”。
寻根
有根的土壤孕育“银杏文化”
在宝应实验小学老校区内有两棵超过400年的银杏树,新校园里也有一排年轻的银杏树。百年实小,经历了公办—民办—再回归公办的办学历程,也像银杏一样坚毅,历经自然界的风风雨雨,而今依然挺立在校园里,她象征着一种传承,一种涅盘,一种追求。学校在经过广泛讨论,确立以“翠盖莹果,惠泽千秋”的银杏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引领,这是百年老校传承的需要,是学校现实发展的需要。“翠盖莹果”,银杏苍翠碧绿,展示着省绿色学校的蓬勃生机,象征着教育硕果累累,有用人才遍布天下。“惠泽千秋”,是教育的宗旨,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校以“让每一片叶子都美丽”作为办学宗旨,“向上”为校训,借银杏坚韧不拔、昂扬向上的高大形象,塑造自己正直坚毅的品质、文明优雅的气质、创新进取的精神,并对师生形象制定了“新标准”。教师形象:正直向上、厚德诚信、包容博爱、追求卓越。在平凡的岗位上表现出银杏顽强的、独特的、神圣的生命力,对教育事业不懈追求。学生形象:诚实守纪、乐观阳光、文明儒雅、勇争一流。新时期,每一个实小学子应该是阳光开朗、活泼聪颖的,时刻彰显着实小人的蓬勃和朝气,温文儒雅,彬彬有礼。“做最美的叶子,做最好的自己”是每一个实小学子永恒的追求。
课程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课程是育人的核心与关键,“银杏文化”的生命力必然根植于课程。宝应实验小学银杏文化融入课程建设,四个绿色课程成了学校的重要抓手。绿色阅读课程——明亮银杏娃的精神底色;学校积极打造书香校园,探索实践晨诵、读写绘、整本书共读等儿童课程,晨诵项目全校推进,读写绘主要在低段一、二年级开展,而整本书在中高段推进,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与特色,并在全县予以推广。绿色德育课程——浸润银杏娃的美好心灵;学校根据银杏文化的深入挖掘,根据年级特点评选“银杏娃”,并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定期开展班级、学校“礼仪之星”、“感恩之星”、“博览之星”、“美德之星”等“银杏之星”系列评选活动,在学校展览风采,在广播台里宣讲美德事迹,在《银杏树下》刊登宣传,发挥这些积极的激励作用。绿色活动课程——提升银杏娃的全面素养;多年来,学校一直以银杏文化为精神元素,以主题教育为抓手,以特色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丰富了课程的内涵,让孩子们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绿色体艺课程——引领银杏娃的个性成长;作为阳光体育实施的重要平台——“体育、艺术2+1项目”中,学校增加自己的特色内容,让学生自己选定内容,实现自主发展。校社团活动坚持全面抓普及,近80种项目,供学生自己选择真正喜欢的,满足了学生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我校社团活动还坚持精品促提高。
幸福
办教师幸福的学校
打造教师幸福的学校,是宝应实小银杏文化追求的境界。学校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方向,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科研研究为载体,引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努力创造和谐幸福的教师成长氛围,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科研活动,精心打造知名的教师队伍,力争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纵享教育的美好与幸福。
每一位实小的年轻老师都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就是开始从一个不懂业务的门外汉,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快地成长为业务骨干。学校定期组织年青教师开展“银杏论坛”,如读书交流会、专题沙龙、微型教研等活动。每位年轻教师每月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开展1次教学研讨,每学年发表1篇业务论文等。以教研组活动为平台,加强年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如备课、说课、评课、上课、课件制作等各个方面,采取先练后赛、以赛促练的方式,最终达到提升年轻教师教学素养的目的。宝应实小的每一位中年教师就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种榜样,他们在学校的发展中承载着托起明天太阳的重任,正是这样的一种使命,让他们感到无上的荣耀与无比的幸福。做好榜样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他们在每一件事上都要做得精益求精,诚然他们也正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榜样。老教师是学校发展的见证,更是学校宝贵的“财富”,实小的老教师从不服老,他们和年轻教师一样,有着一颗超强的责任心,对自己更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约束。对待工作,他们勤勤恳恳,从不向学校提出特殊要求,虽然年龄大了,可每人依然担任一个班的主科教学,兢兢业业站好最后一班岗。对待年轻老师,他们真情付出、和盘托出,手把手地指导方法、传授业务。对待学生,他们童心犹在,以一种祖辈的亲情关心着孩子的学习,呵护着他们的成长。张塘银杏树2590岁 历经风雨见证历史千年银杏见证时代发展后贾店银杏树: 魏武故里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