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变幻的画,一首悠远的歌。古银杏,“活化石”,遍布钱冲三条山谷中,以顽强的生命力,逃过冰川时期的劫难,生生不息。经历数千年的风霜雷电,古杏变得苍劲、雄伟、巍峨。春夏碧绿,层林尽翠,秋冬金黄,遍野蝶翼。千年银杏,十里钱冲,最是那秋天的一地金叶,美得灿烂夺目,摄人心魄,美得和谐静谧,让人沉醉……
钱冲归来不看树
安陆钱冲,古银杏群落所在地。从古城墙般的森林公园大门进入,乘车蜿蜒来到杨家冲卢家湾。
农家小院边,一棵树龄880年之久的古银杏兀然矗立,旁边一块大石上镌刻有“忠心耿耿”四个红字。这棵古树被雷劈成一半,躯干裸露枯白,却依然枝繁叶茂,是紧抱枯干的树皮,支撑生命,为枝叶输送营养。什么是“披肝沥胆,忠心耿耿”,这棵树作出了无言的诠释。
农家女主人胡定菊,今年68岁。她告诉记者,她22岁嫁到卢家,当年这棵树就是这个样子,46年来,大风一起,空心树干就被吹得嘎嘎作响。
这里农家房前屋后,都是大大小小的银杏树,几百年的古树不少。胡定菊说,近年来每到秋天,来这里看银杏的旅客一拨接一拨。
继续前行,来到周家祠,“虚怀若谷”耸立迎面,这棵古银杏胸径2.42米,高37.8米,南京林业大学认定其年龄3000年,屈指算来,出生比孔子还早。它的树干已成空洞,里面可容纳7人,却仍然英姿勃勃,青枝绿叶,树冠庞大。据说,这里原是周家祠堂,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进村扫荡,火烧祠堂,也殃及这棵古树,致树干受损。
陈家湾,一个山中小盆地,2009年建起了银杏广场。一棵2800年的“寿比南山”古银杏雄居广场一侧,葱郁、婆娑,远远望去,像一把巨大的雨伞,遮荫数百平方米。
有谁能想到,三年前,这棵树奄奄一息,三分之一的枝干枯死,多亏科技人员巧手救治,才返老还童哩!
树底下水泥硬化成板,土壤不透气,是影响这棵树健康的重要原因。科技人员除去树底路面水泥板,松土,安装透气孔,施农家肥,以利根系呼吸、生长。挖排水沟,防涝防渍。将树干中空填充,安装护栏。
还有一招是打“吊针”。为加速康复,人们给它输了60瓶营养液。神奇的情况出现了,这棵树不仅顶上枯枝消失,而且变得发叶早,落叶迟,生长期变长,重新焕发活力。该树死而复生,市领导赞扬林业科技人员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唐僧村大周家冲那棵古银杏,被人们称为“树王”,它高40.5米、胸径1.89米,树龄被认定为3300年,是目前古银杏之最。记者看到,有不少游客正在这棵树下观赏、留影。
徜徉林中,漫步荫下,领略古老的野生群落,你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钱冲归来不看树”。一些旅客参观钱冲后,发出感慨。
百树之王受尊崇
钱冲山民,都尊银杏为百树之王。正是这种特别的情感,让千年银杏与民居和谐相伴。
这一带观音村邓姓人家,其祖先在明代初期移民至此,当年选宅基做房时,正好一棵银杏在其院中。这棵树不仅给人带来荫凉,还每年结果,提供源源财富。时光荏苒,传至第18代邓世勋五兄弟,都成为富户。
一次,兄弟们一起喝酒时,想起邓家发家史,不禁对这棵树感恩戴德,酒酣耳热时商议为树立碑。如今残碑尚在,上面能依稀分辨出清代嘉庆年字迹。“白果树,聚宝盆,又长寿,又养人。”二三十年前,白果(银杏果实)价格曾卖到20元多元一斤,一棵古银杏产果500斤,能收入上万元,是真正的“摇钱树”。
可时势推移,情况改变。记者参观新四军第五师医院旧址发现,那里的古银杏群落所结的果实全部洒落树底,任人践踏。一问,原来是市价低廉,采收销售抵不上工钱。好在过去当柴火烧的银杏叶值钱起来,一斤卖到近2元。原来叶子里面含有黄酮,能降压、清火,是生产保健品、药品的原料。安陆本地就有加工银杏叶的企业。
银杏是珍贵的园林景观树种。培育银杏苗木,成为钱冲人的生财之道。
63岁的仁和村老支书彭德明,从2000年开始将4亩责任田全部用来繁殖幼苗。他家屋后山上栽了1000多棵银杏,如今13年了,都长得碗口粗,一棵就值几千元。山上银杏总价值几百万元,真是绿色银行。
彭德明介绍,随着公园游客不断增加,仁和村越来越多的农户开设农家乐、农家旅馆。仅工商登记的就有20多户,占全村户数20%。
金叶新品冠全国
唐僧村17组的冲畈里,有几块田黄灿灿耀眼,在春日的绿色中格外醒目。咋一看,以为是油菜花。
这是59岁村民周守坤的金叶银杏苗圃。银杏叶子在春夏本是碧绿的,只在深秋转黄。但周守坤培育出的金叶银杏新品种,长出的新叶全部是嫩黄色。
他家院子里也是金色满庭,有金叶银杏一年生幼苗,也有一人多高的多年苗。
金叶新品种的发现,是一个传奇。1987年,他在本村一棵1400年的古银杏上,观察到有一个枝干,叶子金黄,长久不变。
周守坤年轻时曾在林业单位打工,懂得一些植物知识。他询问权威专家,专家考察后说,这种金叶银杏,全国只发现有两棵,而安陆这棵颜色特别亮丽,金黄持久,独一无二。
市林业局领导、市科委领导鼓励周守坤培育出新品种,为安陆、为国家作贡献。
2002年,周守坤试着将那个黄叶枝干上的果实采下播种,第二年长出的小苗仍然是金黄色,便确信这不是一般的芽变,而是遗传基因发生改变造成的。2005年12月,他采下这根枝条上的全部种芽,次年培育出500余株种穗嫁接。
2009年,银杏专家、南京林业大学校长曹福亮来安陆参观后,极为欣赏,并引种金叶银杏到江苏。
去年,安陆市林业局申请了“安陆金叶银杏”林木品种证书。
周守坤告诉记者,这一品种金色期长达100多天,通体亮丽,没有任何缺陷,是有色景观树种的上品。更重要的是,因为叶绿素产生晚,黄酮含量比普通银杏高很多,这个新品具有极高的药用开发价值。
如今,他的苗圃发展到30亩,种苗15万株。他兴奋地透露苗圃里已经发现了雄株,这有利于大规模繁殖。须知,银杏是雄雌异株树种,雄株十分稀少却不可或缺,一棵雄树能对方圆十里内的雌株授粉。
今年4月4日,周守坤已与曹福亮校长签订协议,共同开发推广这一品种。
一曲悲歌“李白树”
白兆山的山顶上有棵古银杏,相传是李白亲手所栽,迄今已经有1200多年历史。它独立、古老,成为白兆山的地标,可惜这棵树20年前已经痛苦死去。在绿意盎然的春天里,只有硕大的枯枝刺向深邃的苍穹,与周围的青枝绿叶形成强烈反差。
白兆山林场场长唐杰回忆,1983年他上高中时爬上颠峰,看到这棵树还长着绿叶。
银杏作为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物种,具有稳定优良的基因,抗逆性、抗病虫害、抗污染、抗辐射能力极强,能活数千年之久,迄今还没有人能知道其准确寿命。
这棵古银杏矗立在祖师殿前,长期以来,受到膜拜。人们认为它有灵性,在树旁烧香、烧纸祈福。还有人刮下树皮当药治病。再加上遭到雷击等因素,在年复一年的折磨中,最终生命凋谢。“李白树”之死对安陆人民来说无疑是重大损失。如果说钱冲古银杏多而老,是自然景观的话,那白兆山这棵树则是绝无仅有的人文景观。“千百棵银杏加起来,也不如这棵树啊!它的死,是白兆山生态的损失,更是安陆李白文化的一大损失。”唐杰惋惜地说,当时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差,林场也没有资金来加以救护。
不过,记者欣慰地见到,人们在这棵树周围又栽上了一些银杏幼苗,青枝绿叶,宛如子孙一般,表达了对李白的追思景仰。
一曲悲歌“李白树”,警醒后人重生态。
如今,市林业部门对每棵古银杏都办了“身份证”,“一树一牌”,定人定责,挂牌保护。
白兆山
面积2413公顷
前世今生
安陆古银杏国家森林公园由钱冲和白兆山两地组成,其中钱冲1800公顷,古银杏参天连片,是我国现有两大古银杏群落之一;白兆山613公顷,1964年建国营林场,1992年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9年与钱冲一起升级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特色名片
“银杏之乡”
安陆拥有千年以上银杏59株,绝大多数集中在钱冲;五百年以上银杏1468株;百年以上银杏4683株。全市银杏面积达到20多万亩。2009年首届中国银杏节在安陆举行。
李白故里
李白年轻时在安陆娶妻生子,“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留下了109篇诗文。
诗吟白兆山
山中问答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