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价格、苗木种植栽培、最新价格行情 - 中国银杏网银杏产业综合门户 - 中国银杏网
    中国银杏网
    • 中国银杏网

    • 银杏资讯

    • 银杏树资料

    • 银杏价格

    • 银杏图片

    • 银杏文化

    • 银杏树交易知识

    • 银杏用途

    • 银杏果

    • 银杏叶片

    • 银杏茶

    • 银杏酒

    • 白果

    • 银杏盆景

    • 银杏黄酮

    • 银杏食谱

    银杏树网 银杏文化 银杏人文
    正文

    丰子恺与银杏树缘缘堂

  • 作者: 银杏树价格
  • 来源: 中国银杏网
  • 时间:2015-05-02 08:37:55
  • 被阅读162次
  • 缘缘堂是丰子恺故居的名称。1927年丰子恺在上海立达学园永义里的校舍,是最初的缘缘堂。后来几经迁徙,最后于1933年在浙江省石门镇建造缘缘堂新屋,抗战期间毁于炮火,1985年重建落成。本文是关于丰子恺女儿丰一吟对缘缘堂的追忆,真实感人。选摘时有删节。
      江湾缘缘堂:
      弘一大师拈字赐名
      丰子恺(1898-1975)诞生于浙江省石门镇(当时属崇德县,现属桐乡市)。1914年在当地高等小学校毕业后,就读于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该校的图画音乐老师李叔同先生的指引下,丰子恺走上了专攻艺术的道路。
    师范毕业后,于1921年去日本学习了10个月,回国来先后任教于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立达学园。
      1927年农历9月26日,丰子恺虚龄30岁生日的那天,李叔同先生(已于1918年出家)即弘一大师正在丰家做客。恩师对他的教育,不仅限于音乐美术方面,在佛教上也给予他很深的影响。他决定拜弘一大师为师,皈依三宝,作一名在家居士。于是,在楼下钢琴边释迦牟尼像前举行了皈依仪式,弘一大师给他取法名婴行。
      就在这一回,丰子恺请求弘一大师为他永义里的这所校舍取个宅名。弘一大师叫丰子恺在好几张小方纸上写上自己喜爱而又可以互相搭配的字,把小方纸团成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先后拿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于是就将永义里的寓所命名为“缘缘堂”。请弘一大师写了一幅横额,交九华堂装裱后挂在永义里的寓所中,这是缘缘堂“灵”的存在的开始。
      1930年迁嘉兴,1932年迁上海,缘缘堂一直随着堂主人丰子恺,形影不离。他所写的随笔也往往自名为“缘缘堂随笔”。1931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丰子恺的第一本随笔集,就取名为《缘缘堂随笔》。其实那时的缘缘堂还是“游击式”的。
      石门缘缘堂:
      轩敞明爽,独具朴素之美
      直到1932-1933年,丰子恺已出版了20多本书,手里有了一点钱。为了实践母亲在世时自己对她许下的诺言,便在故乡——浙江省石门镇(又称石门湾)木场桥堍的梅纱弄里造了一所房子。这才是现今一般人所指的缘缘堂。
      这所缘缘堂是完全按照丰子恺自己的构思建造的:采用中国式的结构,取其坚固坦白;形式用近世风,取其单纯明快。全体正直,高大,轩敞,明爽,具有朴素深沉之美。
      这缘缘堂位在丰子恺的世代祖居忄享德堂和丰同裕染坊(通称老屋)后面,和忄享德堂隔一条梅纱弄。由于梅纱弄是南北向的,所以缘缘堂通向梅纱弄的大门是向东开的。本来,走进大门,就应该是屋前院子的侧面,造房子的工人为了占足地皮,竟把房子造成南边宽北边窄。砖墙都已砌好并已粉上了白色,窗框也已做好,就差配玻璃涂漆了。
    可是丰子恺得知后,坚决要求拆掉重来。他说:“我不能传一幢歪房子给子孙!”
      由于是砖木结构,可以搬动,只要花钱雇许多人来把框架抬正,把砖墙推倒重来就行了。但毕竟是大动干戈,所以此事在镇上一时传为美谈。
      缘缘堂主屋南边是一个水泥大院子,主屋是三开间二层楼的结构。主屋北边是一个泥地小院子,种一排冬青树,
    一个葡萄棚架下安一架秋千供孩子们游玩。再北边是三开间的平屋,厨房、柴间等都设在这里。
      主屋前的水泥院子围以很高的砖墙,粉成白色,当时称这种墙为“包墙”。三开间的房,楼上楼下都被隔成前后两间,前大后小。楼上中央的前后房之间设有走廊。西前间给丰子恺的三姐丰满(离婚后)及其女儿居住,还特地从中隔出一小间来供丰满做佛堂用。东后间作盥洗和厕所用,其余都是卧室。楼下中央后间是过道,前间是客厅,铺地方砖,其余五间都铺地板。
      客厅中央悬挂一幅中堂,为吴昌硕的红梅图。上方是一块以数十年陈旧的银杏板制成的匾额,上面镌刻着马一浮所书“缘缘堂”三个大字和一篇偈。
      匾额两旁挂两副对联:弘一大师书写的华严集联“欲为诸法本,心如工画师”和堂主人自己书写的杜甫诗句“暂止飞乌才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厅的东西两壁则挂弘一大师书写的《大智度论·十喻赞》。楼下东前间为起居室,壁上悬挂沈寐叟的书法和几幅古画。东后间为扶梯间和过道。西前间为主人书房,壁上悬挂弘一大师所书法华经普门品集句长联:“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水泥院子里有两个花坛,种着茂盛的芭蕉和没有结子的樱桃树。有时,缘缘堂主人去市场买些樱桃来挂在树上,人们还以为真的结了子呢。
      缘缘堂落成后,丰子恺又亲自绘图定制了一批与堂的风格相符的既合理又实用的中国式家具。
      缘缘堂主人对自己的设计十分满意。他借用北宋文学家王禹■《黄岗竹楼记》里的话说:“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于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缘缘堂的建筑费共6000元。而这6000元完全是丰子恺用开明书店所赠的那支红色派克自来水笔写出来的。主人把这座建筑视为至宝,他说:“倘秦始皇要拿阿房宫来同我交换,石季伦愿把金谷园来和我对调,我决不同意。”
      缘缘堂时期,是丰子恺创作的黄金时代,有许多随笔和画都是这个时期发表、出版的。
      永诀缘缘堂:
      毁于战火,一片蔓草荒烟
      1937年11月6日,石门镇遭日寇轰炸,迫使丰子恺一家连夜逃到离镇五六华里的南圣浜(亦作南深浜)。丰子恺的胞妹雪珍自幼在这里的蒋家当童养媳,后来嫁给蒋茂春。得知石门被炸,蒋茂春马上划船出来,把大舅子一家接到了南圣浜,安排住在族人蒋金康家空着的新屋里。11月15日,丰子恺还带了长女陈宝到缘缘堂去取过一次东西。从此,主人就和缘缘堂永诀了。
      11月21日,闻说石门已架起机枪大炮,桐乡已经开火了,丰子恺一家当天便逃离南圣浜,经杭州,到桐庐小住,后来又经兰溪来到萍乡,在学生萧而化的萧家祠堂空屋内暂住。
      1938年2月9日,接早年立达学园同事裘梦痕2月4日从上海发出的明信片,说:“一月初上海新闻报载石门湾缘缘堂已全部焚毁,不知尊处已得悉否……”
      闻此消息,家人都很悲伤。丰子恺则先后写下了《还我缘缘堂》(1938年)、《告缘缘堂在天之灵》(1938年)
    和《辞缘缘堂》(1939年)三文,以抒发自己对故乡怀念和对敌寇愤恨的心情。他在《还我缘缘堂》一文中说:“缘缘堂已被毁了。倘是我军抗战的炮火所毁,我很甘心!堂倘有知,一定也很甘心,料想它被毁时必然毫无恐怖之色和凄惨之声,应是蓦地参天,蓦地成空,让我神圣的抗战军安然通过,向前反攻的。倘是暴敌侵略的炮火所毁,那我很不甘心,堂倘有知,一定更不甘心。料想它被焚时,一定发出喑呜叱咤之声……”
      缘缘堂究竟如何被焚,何时所焚,现在都不得确知。重建后的缘缘堂墙上的说明文里所说的毁于1938年1月,应作1937年11月。被焚后,据说缘缘堂的烟囱还未倒下。这在丰子恺于1938年7月所写的《佛无灵》一文中提到过:“我的老姑母……有信来,末了说:缘缘堂虽已全毁,但烟囱尚完好,矗立于瓦砾场中。……”
      抗战八年, 丰子恺率眷辗转流亡。1945年8月15日, 抗战胜利了。但因经济关系, 丰子恺一家到次年才能回到阔别近九年的江南, 于9月25日踏上上海的土地。休息几天后, 他就去故乡凭吊缘缘堂。
      离别九年, 石门镇已面目全非, 沿路都是草棚、废墟。走过木场桥,桥堍一片荒草地, 缘缘堂、忄享德堂和染坊早已不知去向, 连缘缘堂的烟囱也没有了。只有一排墙脚石, 默默地指示着缘缘堂所在的地方。主人面对一片蔓草荒烟,回忆着当年钟鸣鼎食的情况。
      先师弘一大师的佛教影响毕竟占了上风, 他终于毫无留恋地离开了这片废墟, 到杭州去另觅新巢了, 只留下了一篇随笔《胜利还乡记》和一幅漫画《昔年欢宴处, 树高已三丈》。石门的缘缘堂虽然已经被焚, 但“缘缘堂”这堂名是永远存在的。主人后来写文章, 还常冠之以“缘缘堂随笔”这名称。
      重建缘缘堂:
      法师解囊,圣陶题字
      1983年初, 当年留丰子恺一家在南圣浜避难的丰雪珍(时虚龄82岁)病情日益严重。2月15日正月初三, 丰子恺的
    幼女一吟夫妇赶往石门镇南圣浜探望。归途经过桐乡, 当时的文化局长吴珊对丰一吟说她退居前想办成两件事, 一是完成乌镇的茅盾故居, 二是重建缘缘堂。桐乡文化局有此愿望, 真是一件大好事。
      缘缘堂不但已经一无所有, 而且在它的土地上已经建造了一个由三家染店合并而成的“石门镇印染小组”作坊。重建缘缘堂要费用, 拆迁又要费用,是否可以求助于丰子恺生前的挚友广洽法师呢?丰一吟便写信到新加坡。法师不忘
    旧情, 倾自己的钵资汇来了人民币三万元,重建缘缘堂的经费就有了着落。另由桐乡政府出资四万余元, 供安排土地、拆迁、增筑和内部设施之用。就这样, 新的缘缘堂于1984年8月10日奠基。家属请丰子恺的门生胡治均代表前往参加。
      重建的缘缘堂于1985年9月15日落成, 9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缘缘堂正南屋的大门上请叶圣陶先生题“丰子恺故居”五字。东面的围墙造好后, 围墙门上则请陈从周先生题“丰子恺故居” 五字。李可染先生为缘缘堂题了“缘缘堂”三字, 刻在前院的西壁上, 还题了“丰子恺故居”五字, 刻在木板上, 挂于缘缘堂后门口。
      整座缘缘堂都是重建的, 但堂内有两样东西是旧物:一样是老缘缘堂柱子的一块基石, 劫后幸存, 现在陈列在堂内,另一样是一对被烧焦的大门。这两件旧物都是丰子恺的堂兄丰嘉麟家从缘缘堂焦土中抢出来的。后来有日本人来参观, 面对这扇大门, 常觉汗颜, 甚至有人对着这焦大门鞠躬致歉的。
      落成缘缘堂:
      石门镇万人空巷
      1985年9月15日, 正是丰子恺逝世十周年纪念日, 缘缘堂就在这一天举行落成典礼。新加坡广洽法师特地前来参加。当时石门镇对海外尚未开放, 政府组织了保安人员, 维持秩序。石门镇上万人空巷,其热闹为前所未有。除了政府官员和捐资者广洽法师外, 出席落成典礼的文艺界著名人士有来自北京的华君武、林子青, 上海的柯灵、唐云、程十发、王西彦、邵洛羊、钱君甸、韩天衡, 和浙江各地的黄源、沈本千、谭建承、岳石尘、沈定庵等等。还有不少友好给
    缘缘堂赠送了书画礼品。
      缘缘堂落成后, 就成立了“缘缘堂文物管理所”。到1998年春, 桐乡政府又建造了一所与缘缘堂毗邻的“丰子恺漫画馆”。
      除了漫画馆以外, 1992年成立了丰子恺研究会,属桐乡文联。2000年又在桐乡创办丰子恺漫画学校, 并开始举行一年一度的丰子恺故里漫画周活动。2001年10月, 由文化部批准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画之乡”。叶圣陶与银杏树名人与银杏树孔府名肴诗礼银杏与乾隆银杏树与道家关系
      上一篇:巴东银杏王的传说
      下一篇:银杏年糕炒芦笋

    本文标题: 丰子恺与银杏树缘缘堂

    本文链接: https://nuoduo.com/yinxingrenwen/20854.html

    相关文章

    • 关于丰子恺与银杏树缘缘堂类似文章

    延伸阅读

    • 潭柘寺一日游_银杏人文_银杏风光图片_银杏文化
    • 江苏泰州千年古银杏
    • 3500岁银杏王四季美图
    • 河南-千年银杏树
    • 千年银杏谷 金色深秋季
    • 长兴旅游——古银杏天泉景区简介_银杏人文_银杏风光图片_银杏文
    • 郯城新村银杏园旅游区_银杏人文_银杏文化
    • 桂林海洋乡银杏林,体验优美的田园风光
    • 这对“夫妻”竟已相守了700年_银杏人文_银杏图库_银杏文化
    • 陕西省柞水溶洞旅游区银杏庄园景观设计陕西省柞水溶洞旅游区银杏庄园景观设计
    • [游记]江苏省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诊断报告(原创)_银杏人文_银杏[游记]江苏省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诊断报告(原创)_银杏人文_银杏
    • 小说——妖银杏内容简介小说——妖银杏内容简介
    • 把随风漂落的银杏叶百变成便签纸把随风漂落的银杏叶百变成便签纸

    栏目导航

      银杏人文银杏作文银杏价值银杏果树银杏之乡

    热点阅读

    • 潍坊这棵银杏树会“打鼾”,谜团仍待破解
    • 银杏树6大风水禁忌
    • 儒家文化银杏叶与儒家有什么关系?
    • 银杏叶的采收银杏叶宜分期采收
    • 银杏生长非常笔直,所以说它的树干是有很大作用的
    • “白果烧鸡”是成都青城山地区的传统名菜
    • 白果培根荷兰豆
    • 家乡的古银杏
    • 郯城千年老神树的神奇之处
    • 银杏树的简笔画图片叶简笔画图片

    网友最爱

    • 长期用银杏枕头的好处 _银杏人文_银杏文化
    • 孔府名肴诗礼银杏树与乾隆皇帝_银杏文化_
    • 银杏(白果)的传说_银杏文化_
    • 唐山丰南区小集镇:银杏树下的新传奇 _银杏文化_
    • 百年银杏树 硕果满枝头
    • 校园里的银杏树
    • 银杏树绿化产业是朝阳产业
    • 如皋市吴窑镇一棵银杏树带给小镇万只“饭碗”
    • 古老奇特的古银杏树
    • 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

    随便看看

    • 邳州银杏树基地开始换种美国红枫红冠
    • 一叶知秋,活化石银杏树你所不知道的小秘密
    • 3年银杏树苗多少钱一棵
    • 2021年银杏树行情会好吗?春季对树苗出售影响大不大
    • 浙江最美1.2万年银杏树,22株共生一根
    • 烟台银杏林好去处:上万株银杏树迎来最佳观赏期
    • 银杏树高效种植园地的土、肥、水管理
    • 银杏树的防护价值
    • 银杏树,爱与幸福的象征
    • 走进银杏树金色的沙河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RSS订阅| 排版工具

    本站为您提供 银杏树价格、 银杏资讯、 银杏树资料、 银杏价格、 银杏图片、 银杏文化、 银杏树交易知识、 银杏用途 等资料资讯在线阅读欣赏

    Copyright © 2014-2019 NuoD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银杏网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苏ICP备19045178号-1

    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