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从政银杏城 张闻天又名洛甫,上海市浦东人。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 1949年年初,辽东省组建,张闻天任省委书记。同年4月下旬,张闻天偕同夫人刘英(时任辽东省委组织部长)来到了辽东省省会安东市(今丹东)。居住在九纬路上一幢日式风格的二层小楼里(现市委老干部活动中心)。当年中共辽东省委第一任书记张闻天旧居的四周装饰着淡黄色的墙砖,上面排列着三角形的尖房顶,在路旁众多百年银杏树的掩映下,整座小楼显得英姿勃勃。 张闻天在安东期间,每当暮色降临,银杏树掩映的九纬路上,人们常常会看到他们夫妇散步的身影。谈时政、赏银杏。应该说,在安东的10个月,张闻天享受了独立自主地领导一个地方党政全面工作的政治乐趣和悠闲自得的生活乐趣。这段时光也是自1876年清政府设治以来,安东最令人难忘的岁月。
郭沫若与银杏树的情缘
大孤山风景区上庙台,有一棵银杏树高约30多米,树干约有五六个人合围那么粗。据考证,这棵树为唐朝建望海寺的僧人所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为丹东最古老银杏树, 它和中国当代考古学和文学史上的一个重量级人物——郭沫若先生有着相知之情。 1949年的一天,郭沫若赴朝路过丹东,在大孤山短暂停留。中华千年古镇大孤山的人们利用这个机会,请郭老考察了大孤山上东北地区最大的庙宇。 郭老在考察上庙的途中,发现了这株历史悠久的银杏树,使他眼睛一亮。郭沫若站在树下,伸手轻轻地抚摸着,沉思许久后缓慢地说:“这棵银杏树应该已有千年以上历史了”。 众人点了点头,同银杏树一样无声地赞许着树下这位老人的慧眼。 之后郭老自朝鲜回到了北京,但他对银杏的痴情却在与日俱增。1958年2月,郭老的夫人余立群身体不适,要外出疗养一段时间。郭老亲自到北京西山林场买回一株银杏,栽到西大院胡同的宅院里,并取名“妈妈树”。郭老满怀深情地对孩子说:“银杏是最坚强的树,妈妈走了,你们看见这棵树就像看见妈妈,你们要像照顾妈妈一样照顾它。等树成活了,长得枝青叶绿时,妈妈的病也准好了”。 1963年,郭老全家迁居到前海西街,这株银杏也随之到新居落户。现在,这株妈妈树每年结满了累累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