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营城子永兴寺1200岁银杏树王 千余年银杏五个人才抱得住
永兴寺坐落于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镇,是一座佛教男众寺院。
据史料和《重修永兴寺碑记》记载,永兴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司627年—649年),距今千余年,当时寺内建有如来殿、弥勒殿、观音殿、关帝庙、娘娘殿、元君殿、九圣祠等,至今尚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主要有两坐古殿、一株高大的银杏树和十余块古石碑。
1994年,经大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对永兴寺进行了修复和扩建。重修后的永兴寺,占地面积约6240平方米,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建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山门殿、钟楼、鼓楼等13年仿古建筑,精心雕塑了各种佛像40余尊。2003年被批准为佛教活动场所。走进营城子街道营城子村,远远地就看到,在永兴寺红墙黑瓦的映衬中,一棵枝干虬劲的大树巍然屹立于寺院之中。立即被这棵银杏树的高大苍劲所震撼,它的一根枝杈都比市区内见到的一些较大的银杏树粗大,而这样一棵古树,竟然没有一丝枯朽的迹象,更是令人惊讶。
营城子街道营城子村,一棵被当地人尊称为“树王”的银杏古树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当地人称大银杏树为“树王”
这棵被尊称为“树王”的银杏树。 除了树干粗大外,底部还丛生着许多密密麻麻的“小树”,粗略一数有近百株之多。其中光是直径10厘米以上的就有30株左右。“小树”簇拥着粗大的主干,默默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银杏树周围挂满了红色小布条,在大家心目中,这是一棵有“神性”的大树,让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觉得踏实。经常有村民自发地来到树前,绑挂红布条,诉说愿望,希望长寿古树的福气能够护佑自己。
“树王”在村民心中分量很重,每逢刮风下雨,都会有村民前来查看树木是否被毁;要是逢着缺水干旱,还会有村民自发来浇水。“前几年的夏天,有天晚上雷雨交加,闪电差点劈到了树上;上个世纪80年代,一场狂风刮断了一根直径40厘米的树枝……”村民回忆说,虽然经历过这么多次的“天灾”,银杏树却都顽强地挺了过来,这与大家对它的爱护分不开。
大树为雄性,至少1200岁
该树28.9米,树干直径1.95米,树基部周长9.5米。另外,1986年国家林业部和省林业厅曾组织人来认定该树树龄,因所带的用于测量树龄的生长锥的长度不够而没有得出结论。这棵银杏树的树龄到底有多大?根据《东三省古迹遗闻》记载,永兴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距今1360余年。2003年7月,中国林学会银杏研究会副会长带领十余位专家前来考察,对该树与全国许多古银杏树进行特征比较,一致认为其树龄在1200年以上。我国许多古寺都有古树,而这些古树大多与古寺建筑年代相同,因而,这棵古银杏树很可能也是这样,其树龄可能超过1300年。可能是“东北第一古树”。
营城子民俗博物馆邹馆长介绍,这棵银杏树是雄性,既是当地人心中的“大宝贝”,也是民俗博物馆的重要“藏品”。“关于大树的历史,民间有着多种版本的流传。1999年5月,我们曾邀请市内的多位专家进行实地测量,当时得出的数据是该树高28.9米、树干直径1.95米。”邹馆长说,这个高度相当于10层楼的高度,粗度要4人围抱。早在1983年,我市就将这棵树木列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又升级为市级重点保护单位。
1998年,大连市在修复当地的另一处文物保护单位时,发掘出了13块具有重要价值的古石碑,根据上面的记载以及大连市有关部门所收藏的《东三省古迹遗闻》推算,“树王”所在的院子为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49年)所建,距今已经1360余年。“根据相关资料,这棵树应为唐贞观年间尉迟敬德元帅建永兴寺时所栽。2003年,中国林学会银杏研究会的有关专家也来到这里进行鉴定,根据银杏的生长周期及特点,一致认为,其树龄至少在1200年以上。目前正在寻找更加科学的测量手段,以便于准确地计算出大树的真正年龄。”邹馆长说。
相关阅读 银杏树
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又名白果树,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植物学家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并与雪松、南洋杉、金钱松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园林树木。据研究,银杏类植物起源于石炭纪(3.45亿年前),现存的银杏其历史可追溯到7000万年以前的古新世(第三纪早期)。
银杏树为高大落叶乔木,躯干挺拔,树形优美,抗病害力强、耐污染力高,寿龄绵长。
巨大“树王”需5人合抱
千年不老,得力于护措施得当。永兴寺千年不败,一直香火旺盛,因而寺中古树一直得到很好的保护。自从2001年这棵古树与永兴寺一同被大连市政府第四批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更得到了保护。目前古树外围已设置孔洞,专门用于给古树浇水施肥。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营城子街道的营城子村,在这里的一个小院子里,有一棵被当地人称之为“树王”的银杏树。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这棵银杏树主干直径2米左右,其周长近7米。其树根底部的周长约10米,需5个成年人合抱才能勉强将其围住。让在场专家惊奇的是,该银杏树的树底部丛生着密密麻麻的小树,有数百株之多,而直径10厘米以上的小树就有近40株。这些小树簇拥着主干,似乎向人们诉说大树所经历的沧桑。“这些小树肯定是从根部生出来的,但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为什么小树只在大树的一侧生长,而另一侧几乎没有呢?”植物专家张淑梅感到非常不解,“可能是生长小树的地方朝阳吧,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有村民告诉记者,在当地,这棵树被称为“树王”或是“神树”,有着千余年的历史。而现场的植物专家在仔细查看了部分主干后,也十分肯定地说,该树木的年龄至少有千岁了。“这样的树木非常少见,市区内似乎还没见到过。”专家指出。记者见到,该树木的主干上,除了多个分叉外,竟然还长着一棵小树。
有关专家认定其至少1200岁
据大连营城子民俗博物馆馆长邹志永介绍,这棵银杏树是一棵雄性树木,为当地的一大“宝贝”,也是当地民俗博物馆的一位重要成员。“关于树木的历史,民间有着多种版本的流传。1999年5月,我们曾邀请了市内的多位专家进行实地测量,当时得出的数据是该树高28.9米、树干直径1.95米。”邹志永说。
邹志永告诉记者,早在1983年,大连市就将这棵树木列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又升级为市级重点保护单位。1998年,在修复当地的另一处文物保护单位时,发掘出了十三块具有重要价值的古石碑,根据上面的记载以及大连市有关部门所收藏的《东三省古迹遗闻》所推算,“树王”所在的院子为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49年)所建,距今已经1360余年。“2003年,中国林学会银杏研究会的有关专家也来到这里进行鉴定,根据银杏的生长周期及特点,一致认为,其树龄至少在1200年以上。但目前,我们正在寻找更加科学的测量手段,以便于准确地计算出大树的年龄。”邹志永说。
当地有专人对大树进行保护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保护当地的这一“宝贝”,当地政府派专人定期为大树施肥、浇水。大连市自然博物馆的有关专家介绍,如此“长寿”的树木生命力如此顽强是很罕见的。在专家的指点下,记者见到,树木主干及部分分叉处已经开始发芽。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树木的附近摆放着一根直径约40厘米的树干,邹志永告诉记者,这只是“树王”顶部的一处分叉,是上世纪80年代被刮断的,被一直保留到了现在。“前几天,大连市遭遇了百年罕见的恶劣天气,当时我真担心这棵‘宝贝’会出现意外,结果它什么事情都没有。”邹志永庆幸道。
距“树王”不远处,还有一棵200余年的银杏树,据介绍,该树年龄为200余岁,是一棵雌性树。这一雄一雌两棵古树摇相辉映,成为了当地一景。
走进营城子街道营城子村,远远地就看到,在永兴寺红墙黑瓦的映衬中,一棵枝干虬劲的大树巍然屹立于寺院之中。来到树前,记者与专家立即被这棵银杏树的高大苍劲所震撼,它的一根枝杈都比市区内见到的一些较大的银杏树粗大,而这样一棵古树,竟然没有一丝枯朽的迹象,更是令人惊讶。
营城子永兴寺文物保管所邹志永所长向记者介绍了这棵大树,他说,1999年5月,旅顺博物馆原副馆长许明纲和营城子史志办李文心带人对该树进行了实地测量,得出的数据为树高28.9米,树干直径1.95米,树基部周长9.5米。另外,1986年国家林业部和省林业厅曾组织人来认定该树树龄,因所带的用于测量树龄的生长锥的长度不够而没有得出结论。这棵银杏树的树龄到底有多大?邹志永所长介绍,根据《东三省古迹遗闻》记载,永兴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距今1360余年。2003年7月,中国林学会银杏研究会副会长带领十余位专家前来考察,对该树与全国许多古银杏树进行特征比较,一致认为其树龄在1200年以上。这种观点得到了大连自然博物馆植物专家张淑梅的认同。张淑梅告诉记者,我国许多古寺都有古树,而这些古树大多与古寺建筑年代相同,因而,这棵古银杏树很可能也是这样,其树龄可能超过1300年。
这棵古树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落,得力于保护措施得当。邹志永介绍,永兴寺千年不败,一直香火旺盛,因而寺中古树一直得到很好的保护。自从2001年这棵古树与永兴寺一同被大连市政府第四批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更得到了保护。邹志永告诉记者,原来寺后有一铸造厂,由于生产时产生的烟尘熏烤古树,而被搬迁。目前古树外围已设置孔洞,专门用于给古树浇水施肥。
随后记者又与专家一起对营城子街道西小磨村的一棵老枣树进行了现场调查。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棵目前我市已发现的树龄最大的老枣树有300岁了。经过现场测量,该树最大树围为2.74米,主干高2.2米。记者看到,该树已中空,却依然长势不衰。
目前永兴寺中的银杏树是新的“古树王”擂主,希望知情市民继续提供线索,让我们找到真正的市区内的“古树王”。
有关专家认定其至少1200岁
据大连营城子民俗博物馆馆长邹志永介绍,这棵银杏树是一棵雄性树木,为当地的一大“宝贝”,也是当地民俗博物馆的一位重要成员。“关于树木的历史,民间有着多种版本的流传。1999年5月,我们曾邀请了市内的多位专家进行实地测量,当时得出的数据是该树高28.9米、树干直径1.95米。”邹志永说。
邹志永告诉记者,早在1983年,我市就将这棵树木列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又升级为市级重点保护单位。1998年,在修复当地的另一处文物保护单位时,发掘出了十三块具有重要价值的古石碑,根据上面的记载以及我市有关部门所收藏的《东三省古迹遗闻》所推算,“树王”所在的院子为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49年)所建,距今已经1360余年。“2003年,中国林学会银杏研究会的有关专家也来到这里进行鉴定,根据银杏的生长周期及特点,一致认为,其树龄至少在1200年以上。但目前,我们正在寻找更加科学的测量手段,以便于准确地计算出大树的年龄。”邹志永说。
当地有专人对大树进行保护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保护当地的这一“宝贝”,当地政府派专人定期为大树施肥、浇水。大连市自然博物馆的有关专家介绍,如此“长寿”的树木生命力如此顽强是很罕见的。在专家的指点下,记者见到,树木主干及部分分叉处已经开始发芽。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树木的附近摆放着一根直径约40厘米的树干,邹志永告诉记者,这只是“树王”顶部的一处分叉,是上世纪80年代被刮断的,被一直保留到了现在。“前几天,我市遭遇了百年罕见的恶劣天气,当时我真担心这棵‘宝贝’会出现意外,结果它什么事情都没有。”邹志永庆幸道。
距“树王”不远处,还有一棵200余年的银杏树,据介绍,该树年龄为200余岁,是一棵雌性树。这一雄一雌两棵古树摇相辉映,成为了当地一景。
银杏树又称白果树、公孙树。中国银杏分会曾作过统计,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县、市都有银杏古树分布。100年 999年生古银杏树约有6万株,千年生以上古银杏约有500株。主要分布于淅江、河南、湖北、江西等省,但是在我国东北地区有这样的古银杏树乃奇迹!淅江天目山、重庆市巫溪县、湖北神农架、河南嵩县白河源头有野生或半野生状态的古银杏树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