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由我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讨所研讨员王永栋领衔的一个中法科学家研讨小组在辽宁西部北票区域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银杏木材化石,被命名为“辽宁银杏木”(新种)(Ginkgoxylon liaoningense sp. nov.)。这项研讨工作由我国地质科学院高级工程师蒋子堃、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研讨员王永栋、法国里昂榜首大学教授Marc Philippe,以及我国地质查询局沈阳地质查询基地、沈阳师范大学专家共同完成。这是现在发现的最早具有现生银杏次生木质部解剖特征的木材化石。该研讨效果于12月16日宣布在英国《天然》出书集团旗下的学术期刊《科学陈述》(Scientific Reports)上。这一发现代表了现生银杏木材演化的初始类型和前期期间,对提醒银杏木材化石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现生银杏Ginkgo是广为人知的活化石,现在只要一属一种(Ginkgo biloba),该银杏属确凿的养分叶和繁衍器官化石记载能够追溯到侏罗纪早中期(距今1.7亿年)。可是现生银杏属的木材化石在白垩纪之前报导很少。本次发现自辽西北票区域的辽宁银杏木(Ginkgoxylon liaoningense )产自中、晚侏罗世之交的髫髻山组地层,距今有约1.6亿年前史,化石结构结构保留无缺,具有银杏属Ginkgo的典型木材解剖特征。其成长轮明晰,不具树脂道,具有膨大的垂向薄壁细胞束,具异细胞,摆放有序的柏木型穿插场纹孔,射线细胞水平壁及端壁不具孔,双列对生的径壁纹孔上方多见眉条,径壁纹孔为混合类型(既有南洋杉式径壁纹孔,又有冷杉式径壁纹孔,且南洋杉式径壁纹孔约占40%-50%)。上述解剖特征与现生银杏Ginkgo极为类似,仅径壁纹孔特征稍有区别(现生银杏冷杉式径壁纹孔占绝大多数,南洋杉式径壁纹孔所占份额较小)。
报导自辽宁西部髫髻山组中晚侏罗世的辽宁银杏木,具有现生银杏属(Ginkgo)木材一切的解剖特征,这种特征在白垩纪之前从未见报导,是古植物专家初次在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的具有确凿解剖结构的银杏属木材化石。辽宁银杏木的发现,不只代表了银杏木属(Ginkgoxylon)呈现年代最早的类型,并且仍是现生银杏木材(Ginkgo)演化最初始的基部类型,为探求银杏木材的演化谱系供给了非常重要的化石依据。根据本次木化石的记载和新发现,能够较为完整地勾勒出银杏属木材的演化序列,即从侏罗纪初始的辽宁银杏木(Ginkgoxylon liaoningense),演化到早白垩世的我国银杏木(Ginkgoxylon chinense Zhang, Zheng et Shang),再持续演化为晚白垩世的葛如特银杏木(Ginkgoxylon gruetti Pons et Vozenin-Serra),最终演化到中新世的贝克银杏Ginkgo beckii Scott, Barghoorn et Prahash的进程,代表着径壁纹孔南洋杉型占40%-50%到逐步削减,而冷杉型纹孔逐步增多,最终到冷杉型占主导地位的解剖特征演化序列。本项效果关于进一步提醒燕辽生物群植物多样性特征、演化和环境布景供给了古植物解剖学依据。
该项研讨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B类项目、国家重点研制方案以及国家天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赞助,并且是IGCP632项意图效果。
论文信息:Jiang Zikun, Wang Yongdong*, Philippe Marc, Zhang Wu, Tian Ning & Zheng Shaolin, 2016. A Jurassic wood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the earliest step in Ginkgo wood evolution. Scientific Reports, 6:38191, DOI: 10.1038/srep38191 (*corresponding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