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知道南京东郊灵谷寺有一株“金陵桂花王”,却未必知道还有一株460岁的“银杏王”。相传,灵谷寺为明朝皇帝朱元璋敕建的榜首禅林,在中国银杏自古被爱崇为“圣树”、“神树”,因而寺庙、陵园等纪念性场合周围多有栽植。现在,坐落灵谷寺庙前的这棵古银杏也是该景区树龄最大的古树名木,榜首批列入南京古树名木名录中,编号79。
灵谷寺原址在钟山之下独龙阜玩珠峰前。梁武帝曾与宝志登钟山定林寺,宝志指独龙阜道:“地为阴宅,则永这以后。”武帝问:“谁当之?”志公说:“先行者当之。”天监十三年十二月宝志坐化于华林园佛堂,长年九十七岁。武帝感其遗言,用二十万铜钱买下定林寺前宝志所指之地葬之,并建“开善精舍”。
其时,金陵释教非常昌盛,仅钟山一带就有释教寺庙七十余座,其间以“开善精舍”规划最为庞大,被称为“钟山榜首禅林”。当年从山门到大殿长达五里,寺内有放生池、金刚殿、天王殿、无量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等殿堂俱陈,高耸绚丽。宋朝太祖开宝年间(968-975年),更名为“开善道场”。宋和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御题寺额“和平兴国禅寺”,这以后改为“十方禅院”“蒋山寺”。
明太祖朱元璋为建陵园,相中独龙阜玩珠峰这块风水宝地,遂将蒋山寺及周围寺庙搬迁至钟山东麓西距朱湖洞(即今紫霞洞)五里地,扩展了蒋山寺规制并使之“可容千僧”。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将原寺移到灵谷寺现址。地势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可谓山有灵气,谷有合水,故而朱元璋敕封寺名“灵谷禅寺”,山门御书“榜首禅林”。而现在坐落灵谷寺庙前的这棵古银杏,树龄460年,也是钟山风景区仅有的一级古树(树龄300年以上)。尽管它并非建寺时所留的古树,但游客喜爱把它当成“神树”,在其身上挂了许多祈福的东西。
银杏树成长较慢,寿数极长,天然条件下从栽种到成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干很多成果,因而又被称为“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