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北京,最吸引人最使人如醉如狂的不是香山、八达岭、红螺寺和鹫峰的红叶,而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公孙树。
眼下城里的杨树、柳树、国槐等多数树种的树叶还没有完全变黄,只有栾树、洋槐等一些树开始变色飘丹,而在这万木萧疏的季节里,当你坐在汽车上,在仍然是以绿色的为主的大背景下,只要看到那最打眼最动人心魄的金黄金黄的树叶,不用问,那肯定就是公孙树了。
这个秋天,我只要一有时间,就到处追踪着公孙树的身影和脚步。香山,植物园,八大处,大觉寺,西峰寺,潭柘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颐和园,北海,动物园,奥体公园,慈寿寺,钓鱼台,车管庄;哪里有公孙树,哪里就有我的足迹。俗话说:“不拍贼偷,就拍贼惦记。”每到秋天,我最惦记最想看到的是潭柘寺三圣殿东侧那两棵大公孙树,大觉寺那棵辽代的大公孙树,香山双清别墅水池旁那棵大公孙树,香山玉华山庄那棵公孙树,植物园温室前那几棵公孙树,朝阳公园郡王府前那些公孙树,北京电影制片厂西侧那些公孙树,北大未名湖胖的公孙树;你见到的公孙树越多,你的惦念也就越多,每一年,只要能抽出时间,我都要去看看这些公孙树,如果不巧落下了某个地方的公孙树没有看到,我的心里就会感到莫名的惆怅和不安。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拍货比货。”和满城的柳树杨树比起来,公孙树最大的优点是生命力旺盛,能活几百年上千年。而柳树杨树长个四五十年就垂垂老矣,作为行道树和风景树替换起来实在是太麻烦了。而公孙树种下后却绝无此后顾之忧。与北京的市树国槐相比,国槐虽然也是寿命最长的树木之一,树形也比较漂亮,但是到了秋天和满树金黄孤标傲世的公孙树一对照,国槐就黯然失色了。和香山八达岭的红叶相比:香山的红叶虽然遐迩闻名,但实际上已是挑水的回头——过井(景)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香山的红叶绝大多数是圆形的黄栌叶,本来品相就不算太好,近年来更由于病虫害严重,已经有相当多的老树被砍伐或腰斩了,现在每年去看香山红叶更多的是一种怀旧罢了。而八达岭森林公园的红叶虽然比较好看,又有壮观的长城做背景,但是远远谈不上摄魂动魄,只有这满城的金黄的公孙树,令我欢喜令我愁。
我爱公孙树,爱的如痴如狂,首先是因为公孙树长的太漂亮了,她高大挺拔的身姿,金黄璀璨的树叶,几乎成了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的化身。我爱公孙树,更因为她秀外慧中,风霜高洁,傲骨嶙嶙,万古长青的凛凛气度。
公孙树,又叫白果树、鸭脚树、公孙树,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公孙树类的植物,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但是到第四纪冰川运动生后几乎全军覆没,而中国的公孙树是古代公孙树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因此植物学家们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公孙树的果实--白果,品味甘美,医食俱佳。经过加工之后,可以制成色泽鲜艳,气味浓郁,香甜可口的各种风味饮料和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公孙树的根、叶、皮也含多种药物成份,临床应用价值也较高。公孙树同时还是一种优质的用材树。
公孙树可以说集众美于一身的全能冠军,她是高大落叶乔木,躯干挺拔,树形优美,抗病害力强、耐污染力高,寿龄绵长,可达数千年,为理想的园林绿化树种、观赏树种和行道树种,并与雪松、南洋杉、金钱松一起,并称为世界四大园林树木。
过去人们总是说某某植物动物,为人类做出了多大多大的贡献,其实“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动物和植物绝不是为了人类生活的更好而存在的,它们从人类的贪婪和欲望中失去的东西,比它们得到的东西不知道要到多多少倍。当然,北京城这些大大小小的公孙树还是要感激科技人员和园林工人,是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偌大的北京城遍布了她们的身影,也给北京带来了如此绚丽的秋光。
北京的公孙树最有名观赏地的是钓鱼台国宾馆东侧的公孙树林,然后还有地坛公园东侧,天坛公园,奥林匹克公园,车公庄大街的公孙树。每年从11月开始,钓鱼台国宾馆东侧长达数里的公孙树林里,从早到晚,都有无数的散步、留恋、照相、盘桓。傻瓜相机、单电相机、单反相机,长枪短炮一应俱全。还有拍电影的,拍婚纱照的。其实钓鱼台北门路边的公孙树长得更高大更笔直更漂亮,只不过是单行的,又靠着车水马龙的公路不好拍照,所以问津的人较少。
有一件事我一直感到特别奇怪,公孙树自古就是中国人特别喜欢的树种,在我国的寺庙中也种植极多,但是不知为什么古代诗人描写公孙树的诗歌特别的少,名句就更难寻觅,李白杜甫等诗仙诗圣更没有留下只言片字,这使我感到非常失落,百思不得其解。
公孙树最让人陶醉的是她那高大优美的树形和一片片金黄的扇形树叶,它金黄的是那么干净纯粹,没有一丝杂质。它的谢幕是那样的辉煌,叶片绝不会枯萎起褶,即使是在风中告别母体的一瞬间随风起舞飘飘洒洒时,也是那样的优雅,那样的怡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用苏东坡的这句话形容公孙树离枝的树叶真是太贴切不过了。
这一去又将是一年。“纵使明年再见——隔年期。”落叶辞条以后,公孙树还要休眠四个多月,才开始舒枝展叶,而绿色的叶子要变成金黄的颜色,又得经过六个多月的修炼,为了最后二十多天的辉煌,公孙树几乎耗尽了自己积蓄的全部能量,而一年之中只有这短短的二十几天内,我们才想起来频繁的拜访和打扰公孙树——这些植物中的精灵。与公孙树相比,我们的浅薄、自私、顾影自怜和急功近利,实在是太明显了。
公孙树最好的诠释了庄子的一句话:“天地又大美而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