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大写意
□郑安民
从紫檀木的笔架上,
我取下一支大号提斗纯羊毫。
把它放入青花瓷的笔洗,
让其慢慢浸泡。
再摆就数只调色碟,
放上色彩各异的国画颜料。
净手焚香,捻管濡笔,用大写意之法,
我要把新村胜景用心勾描。
展开丈二的红星牌洁白徽宣,
小尺幅的宣纸容不尽新村的全貌。
用纤纤笔锋先舔一点翠绿,
把绿色作为勾画新村的基调。
再调以白粉、藤黄、清水,
要让绿色绿出应有的味道。
为什么?
银杏之绿层次丰富、明媚妖娆。
新村银杏甲天下,
要让银杏之绿跃上我的笔梢。
几经匀调,
我终于把“天下银杏第一县”的绿色找到!
绿中有明亮,亮中有金黄,
这才是几万亩银杏园的色彩写照。
一番凝神静气、层次不同的挥洒,
新村大写意的大框架得以定调。
但新村不单是绿,
她也在历史长河的醇酒中发酵。
这一点,
新村大写意万不可丢掉!
广福寺的晨钟暮鼓,
三千年“老神树”的枝繁叶茂,
古梅红崖的刀削壁立,
汉柏唐槐的沧桑风貌。
更有一条源自沂山的古沂河,
千万年来默默地把新村大地滋养、灌浇。
更有那古沂河上的点点春帆,
应当衬以淡淡的云烟缭绕。
点一支“中华牌”香烟,
我又在吞云吐雾中思考。
新村之“旧”我已画出,
新村之新却是难题一道。
灵感忽至,
新老两个万亩银杏园,便是好材料。
年销售近六千万株的银杏苗木市场,
商贾云集,价格销量逐年增高。
还有符合国际标准的万亩银杏采叶圃,
采叶人在一片翠绿中歌欢语笑。
银杏深加工的厂区,
一片忙碌,机喧人闹。
更有那年产数千吨的银杏干果,
粒粒洁白,宛如珍珠、玛瑙。
碧绿丹青,云蒸雾蔚,
扼腕长叹,写意新村我实难找到!
富民社区、新苑社区,
如此壮观,我用什么色调?
一棵老神树,果叶拍卖三十二万元,
如此价格,我用什么色调?
“省级古银杏森林公园”,
如此声誉,我用什么色调?
“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如此规格,我用什么色调?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如此级别,我用什么色调?
“国家优质银杏生产基地乡镇”,
如此形象,我用什么色调?!
卷起丈二徽宣,
洗净手中羊毫。
我又点燃一支“中华牌”香烟,
在吞云吐雾中心绪烦恼。
自叹江郎才尽,
自叹画艺了了。
新村无愧称作新村,
我的一支画笔,
永远跟不上她前进的那双大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