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让人沉闷的冬天,很想出来散散心。于是,几个老朋友就出现在了去银杏之乡的路上----造访我们的老友,造访“老神树”,造访春天来了。
静静的沂河从这个乡自北向南贯穿而过。经过几千年的冲刷,在河的东岸,形成一道长几十里,高约十米的红土崖,崖上有株三千高龄、世界第一的雄性银杏树,见证了这片崖土的悠久历史。列古郯八大美景的《沂水春帆》、《红崖古梅》等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不少文化内涵。当我们距离这个乡的《银杏古梅园》还很远的时候,耸立在红崖岸边的“老神树”就在向我们招手了。
听说我们要来,女友的老公已为我们备了新鲜的水果,来不及多品尝,就让人带我们去看《银杏古梅园》。一进大门,首先看到了傲然屹立的“老神树”,这棵古老苍劲、雄壮伟岸奇树,刚刚过完它的三千岁生日,红红的腰带依然鲜艳,那些祈福的红布条挂满了低垂的枝头。我们手扯手,试图把“老神树”合抱,可惜人太少,没能再现“七搂八扎一媳妇”的传说景观,只是把灵气沾了沾,感觉已很惬意了。树的两边立有名人刻石和银杏王子的雕像等,让这棵被当地人尊为“老神树”的世界奇观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充当导游的女主人很是尽心,神采飞扬地介绍着老神树的种种传说和故事。
拾阶而上,一座乐呵呵的大肚弥勒佛巨像直对着我们笑,真个体现了“大肚能容天下事,笑口但对可笑人”的境界。触景生情,我很想爬上去在他的耳边说几句话,可女友拉住了我,说“还是不要亵渎了佛爷吧,很灵的”。也是哈,佛爷老人家圣名远播,虽然不会怪罪于我,但普渡众生的功德是应该受到顶礼膜拜的。于是,我双手合什,低眉顺目,如老僧入定一般,顿觉心灵空明,神游天外,一路竟是别样的风景,,,,,,未几,一阵嬉笑声把我拉了回来。一边埋怨她们破坏了我的难得际遇,一边缓缓前行,幽深的路径把我们渐次引入了植物园。栗树、柿树、枣树都还没有发芽,我想,如果是在秋天来,他们一定是果实累累的样子。
可是,这些树木的枝条和冠型,与生长在别处的同类有着极大的差异。不知是生长的地势还是红土壤培植的缘故,它们的枝条多是弯曲的,枝干也比其它处的黝黑。特别是铁枣树的枝条,就像是人工精心雕饰过的一般,像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千手观音》造型,更像龙爪飞舞,龙须颤抖,很有些龙的神韵,让人遐想不已。
正在云里雾里的琢磨呢,最爱吆喝的虹妹又在叫我。哦,一棵会动怕痒痒的奇树,获得了众美女的青睐,正在动手动动脚呢!其实,这棵“痒痒树”学名叫紫薇,属干屈菜科,是树木中一种奇特的树种。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赞颂:“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你用手轻轻地挠挠它的主干,它的树梢就会抖颤起来,就像一个被挠了胳肢窝的少女一般,笑的花容失色,花枝乱颤,让人心生怜悯,不忍再去挠弄它了。这棵《柿不两栗》更是让人惊叹不已。以前见过两棵不同树种缠绕在一起生长的,而此处却是一棵柿子树和两棵栗子树长在了一起,实在是难得一见。细看看,两棵栗子树毫无顾忌地相绕相亲相伴,亲密有加,而柿子树则摆出一副势不两立的样子来,实际上它是在无奈的嫉妒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树不在大,寄意寓形,这棵《卧龙抬头》,是不是在向世人宣告着:新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呢!
一行人彳亍嬉闹,不觉来到林园的深处,一座新建的古刹横在眼前。女主人介绍,此寺叫官竹寺,是九十年代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官竹寺是从崇福院、广福院演化而来,初建于北魏,唐代达到鼎盛。据我县史家秦仕杰先生考证,编纂于宋朝、现藏于大连图书馆的中华寺庙志有关于此庙的详细记载。“坐镇沂岭,俯视一切。东望仁里,古道犹存,西瞻川流,逝者如斯。入其院,乔木参天,云鹤隐现,觉另一洞天。”现今的官竹寺,虽有佛音梵唱,香烟缭绕,金刚画栋,却已难觅古刹肃森的氛围了。“顾名思义,银杏古梅园是应该有银杏也有古梅的,刚才看了老神树,看了千年唐槐和九棵玉女松,还看了大佛、寺庙、儿童乐园和八卦阵,怎么就不见古梅呢”?我问。女主人忙说:“古梅已经枯没了,新栽培的梅林值得一看。马上就到了”。果然,梅花香自寺后来。虽然寒意料峭,红梅腊梅青梅白梅已经开得热热闹闹,要招蜂引蝶了。女友们精神顿长,一边弄姿花影赞不绝口,一边嘁哩喀喳地挥动相机尽力留住这美好的瞬间。最是多情善感的玲妹妹,此刻快成了醉卧花丛的憨湘云了。
“别酸了,麻利点,菜都凉了,还有苏州园林没游呢!”心直口快的女友、本次活动的女主人兼导游又催了。“百果园荷花莲池”是苏州园林风格的景点,园内垂柳青黄如飘逸的长发,杏花纷飞桃腮绯红,广玉兰凌空怒放,迎春花点点金黄;假山亭台拱桥曲径,莲池里残荷听雨做着月夜莲歌的梦,围住了个戏水的玉龙;登上亭子俯视红土崖下的沂河,细流缓缓,碧波粼粼,远处村落鳞次栉比炊烟袅袅,连绵的银杏林向天边延伸,,,,,
好一片祥和的乐土啊!带着余兴,真想顺崖而下,乘一帆孤舟直达运河,逐水仙游去!
(李景雯,女,供职于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