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随风在空中飘零,忽高忽低,离枝条和树身越来越远,他无奈地挣扎着想要落下来,可是风越吹越大,他嘶哑地叫喊着……醒来,满头的汗水,又是这样的梦。
起床,来到窗前,窗外新开的绿化带,白日里刚种了数十棵银杏树,这些苗木是从家乡引进的,送苗木的老乡兴高采烈地讲述家乡的变化:家乡的万亩银杏园全国都出名,近年开垦的苗木培植园、盆景园、结果园效益越来越好,公园里那棵“老神树”都成了华夏第一,一年仅果子、叶片的采摘权就价值三十多万元,乡亲们的腰包都鼓起来了,原来的牛车、马车早换成了小轿车、大卡车,现在的新村啊,不仅富,而且美,还是著名的旅游景区……老乡铿锵有力的话语萦绕于耳,自豪幸福的表情历历在目。
看外面城市的夜,霓虹闪烁,总是那么陌生,似乎自己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又似乎从没来过。已是深秋了,街道两旁的树木依旧茂盛浓郁,叶子在灯光变换下闪着奇异的光,这和家乡的不一样,家乡的银杏树已经是金黄满身了,那扇形的叶子像羽翼披挂在枝头,有风吹过,就会呼啦啦地唱着歌,一股脑地落下,铺成厚厚的黄地毯,蓬松柔软,躺上去像在母亲的怀里,很温暖很舒服,想起母亲,他笑了,眼睛润湿。
三十多年了,也是这个季节,在经历了无奈和痛苦地挣扎后,他决定辍学外出打工,离开那里,离开那个生命开始的地方。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很坚持,很轻松,舍弃苦难的痛快淋漓,改变命运的不屈信念,让他义无反顾。他甚至想,自己会永远离开,离开带给他贫瘠和忧伤的土地,再不回来。那个秋寒料峭的早晨,在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下出发,走上了漫漫求索之路。至今仍然记得,从家到沂河穿过银杏园间的小路,夹道银杏树的落叶铺了厚厚的一层,十几分钟的路程,每一脚踩下去,清脆的爆裂声绵绵不绝,如母亲不舍又无奈的啜泣,他不敢回头,直到小船顺流南下。
船愈行愈远,村庄、树木的轮廓越来越淡,当母亲的身影终于消失在视线尽头,他再也忍不住,怆然涕下,泪如脚下岑岑不停的沂河水在心里奔涌。那一刻清楚地知道,逃离的不仅仅是贫穷,还失去了故乡、亲情、温暖……,可他不能退却。
跟着打工的队伍,先后辗转了数个城市,尝试过多种工作,吃了很多苦,凭着聪明好学的精神,终于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这个城市安定下来,再后来发展了自己的事业,几年下来颇有成就。奔波着,劳作着,他坚信自己必是这个城市的归者。
那一年,他要把母亲接来身边,让母亲在城市享几年清福,自己也得以在跟前尽孝。母亲见到他,高兴地一个劲抹泪,可是却不愿意跟他走,如同他当年决定离开一样固执。母亲说,现在的生活好了,政策好,领导好,银杏树成了宝;母亲还说,哪里都不如家好;母亲还试探着问他,回家来吧,回来一样能过上好日子……那一年,他没有接来母亲,也没有留在家乡。
重回城市,生活依旧,可心如断线的风筝,牵挂着再也没有回来,工作繁忙紧张的时候似乎充实,每当闲暇安静下来,乡情就会不期而至,眷恋一旦铺展开,就如夜雾般愈积愈浓,瞬间笼罩他所有的天空,迷茫了双眼,再也走不出。而深夜,那随风飘零的叶总是魂牵梦萦,让他辗转难眠。
季节几度轮回,衣食无忧的理想早已超越,却永远超脱不了对家乡的牵挂,心如飘零的叶,始终找不到归宿,确知自己终究是这个城市的过客。
昨天给母亲打电话,母亲说一切都好,就是想他,想他回家来,母亲在电话那端欲言又止,他依稀又看到母亲送他到河岸含泪眺望的目光,听见银杏叶在脚下绵绵碎裂的声音。
窗外有风吹进来,他真切感觉到了微凉的秋意,新栽种的银杏树随风摇曳,叶片沙沙吟唱着,如约落下,它的触角必将深入泥土,化为淤肥,滋养根茎,待明春枝头重生,焕然新的生命。
该“归根”了,他豁然心空明朗。这个夜晚是一道栅栏,走过去,便有秋菊一样的芬芳,一直延伸到飘满银杏叶的家乡。
明天就回老家,开创另一番事业,在家乡全面考察,拓展银杏在开发深加工的新渠道,把家乡丰富优越的资源引入这个城市和更多城市,下一步把市场推到更多的国家,让“银杏之乡”的美誉在全世界唱响。
故土温馨的气息似乎已迎面而来,他深深地吸口气,枕一地芬芳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