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新村乡的万亩银杏园,已经为眼前大小不一、粗细不等的大片银杏树所感慨,到村头看到一棵棵被挖来的、粗大的、树根下面居然还包着大个土球的银杏树挤挤地堆放在一起,一大片一大片的,每一片旁边还搭建着一间或几间简陋的小屋,就不能不惊奇了。
早听说十几年前新村乡的人们是依靠采摘银杏果、银杏叶卖而发家致富的。那个时候的银杏果、银杏叶的价格都很高,能卖个好价钱。现在的价格降低了不少,只依靠银杏果和叶子是不行的。有一些比较精明的村民,打听到很多地方的美化绿化需要银杏树,没嫁接过的价格更高、更抢手,而且树的直径越大、树形越挺拔,价格越高。早几年前,树木只需要卖出去就大功告成了,卖家不用去管树栽下以后能否成活,于是就有很多不地道的树贩子,挖树的时候,只留下很少的树根——树根挖大了费力气,然后把别的树根用钉子钉上,再包上土,包扎成土球的形状。树根部位的土球大小也是依据树干的直径大小而定的。买家当时是看不出真假的,直到看到买来的银杏树死掉了,挖树的时候发现树根是假的,才知道上当了。据有经验的人说,挖下的银杏树能够存活两年,重新栽种两年后的树如果不发芽,才表明不能成活了。后来,买家就想出了一个不容易受骗的好计策:买树的时候,先交定金,树木成活了再交齐款项。这样一来,卖家的责任心就增强了许多,银杏树的成活率也就高出了许多。
听一个家里做银杏树生意的学生说,他们村有个贩卖银杏树的,买来的树一夜之间就卖完了,一下子就挣了三十多万!在村子里真可谓是“一夜暴富”。我问那个学生,有很多树的叶子都变黄了,甚至干枯了,树还能成活么?回答说不一定,也有很多树放置时间长了卖不出去就死掉了的。不过,绝大部分树都能及时卖出,而且树形完好的树几乎是一本万利,所以即使死掉几棵树,也无关紧要的。
看到贩运银杏树很挣钱,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地做起了贩运银杏树的生意。秋冬季节正是挖栽银杏树最好的时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进村之前能看到那么多存放银杏树的地方。
因为有了银杏树,新村乡的村民们不但富裕起来,而且走南闯北洽谈生意的经历也让他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他们不但在村里建起了楼房,买了小轿车,有的还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到县城里买了房子,给孩子提供更好的读书环境。这足以看出,村民们不是只想着挣钱,还兼顾着子孙后代的教育问题。他们不像其他外出打工的农民工那样,或者把孩子放在家里由老人抚养,或者把孩子带去打工的地方借读。因为他们知道,这都不利于孩子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成长。新村乡的男人们时而外出谈生意,时而回家休息,做法一样的,大都是女人在家照顾孩子,有时兼管着照顾生意。他们的孩子一边享受着家的温暖,一边正常接受着他们应该接受的教育,甚至比一般村庄的孩子接受的教育更好一些。他们既没有抛弃生养他们的村庄和土地,也没有放弃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深知“科技兴农”的道理,切身体会过有知识才会有更好的出路。是他们让银杏树走遍了大江南北,是他们让银杏树美化了祖国各地。
你,能不为他们的做法喝彩么?
走进新一村的文化大院,就听到了字正腔圆的京剧声,这是京剧爱好者在活动室自娱自乐的演唱会。图书室里齐全的书籍,电子阅览室里的十几台崭新的液晶屏幕电脑,无一不在说明村干部对提高村民文化生活的良苦用心。正在修建的“银杏古梅园”,两个正在筹建的社区,各种银杏用品的制作,无一不在说明新村乡的领导正带领村民进行小城镇建设。在银杏树挺拔的身姿下,在银杏叶洋洋洒洒的飘落中,村民们的生活正在阔步迈向小康!
回来的路上,一个朋友说:“咱们现在来的不是时候,如果过一段日子再来,银杏叶子都黄了,那才漂亮呢。”这是真的,我们学校的一段路两旁,栽有两排不算高大的银杏树。每年的初冬时节,黄灿灿的树叶挂满枝头,特别好看。曾经绣过一幅名为“黄金满地”的十字绣,其实就是大路两旁的大树叶子都黄了,金黄的落叶铺了一地。定是生意人为了迎合大家图吉利、想发财的心理,给那么美的图画起了这么个俗气的名字。我想,在银杏叶飘落的地方,才是名副其实的“满地黄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