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仙子落古郯
□杜福振
说起郯城银杏来,还有一段银杏仙子落古郯的神话传说。
据说白果和银杏,原本是天宫王母娘娘身边的一对金童玉女,金童白果眉清目秀,办事干练,玉女银杏婷婷玉立,聪明过人,二人深受王母娘娘钟爱。
这一年,月宫五百年一熟的盘桃成熟,月里嫦娥为讨好王母娘娘,将红里透紫、汁水欲滴、清香扑鼻的盘桃摘下来,邀请王母娘娘赴盘桃宴。王母娘娘带着白果、银杏驾起五彩祥云,欣然前往。到得月宫,嫦娥迎入正堂,摆上盘桃,使女玉兔捧出吴刚酿造的挂花陈酒,宾主开怀畅饮,白果把壶筛酒,玉女银杏剥桃服侍王母娘娘。由于盘桃和挂花酒的香气袭人,白果筛酒时一分心,将酒筛出王母娘娘的杯外,王母娘娘脸一寒,银杏赶忙将手中剥着的盘桃猛朝桌子上一撂,拿抹布去抹桌子,谁知盘桃汁又溅到王母娘娘身上,也该出事,银杏抹桌子心一慌,抹布将王母娘娘的玉杯抹到地下,就听“铛”的一声,玉杯粉碎,碎渣又溅到王母娘娘身上。王母娘娘本来就生白果的气,加之银杏的举措,更是火上浇油,顿时勃然大怒,随手拿起拂尘,喝令二童跪下。二童自知闯下大祸,战战兢兢地跪下,王母娘娘边打边骂“二人不长眼”。打骂后,王母娘娘决议将二人逐出天庭,永不录用。虽经嫦娥百般劝解,但王母娘娘主意已定,接着拂袖离席,气冲斗牛,驾起仙云返回天庭。再说白果、银杏在此痛哭流涕,嫦娥有心收留,又怕王母娘娘怪罪下来,自己担待不起,只好奉劝二童止住啼哭,共商今后二人安身之处。想来想去,嫦娥突然想起若干年前和吴刚私奔时,曾去过的凡间郯城境内,那里山清水秀,地域辽阔而又肥沃,人心纯朴,是二人安身的好去处,于是将此一说。二童想想别无良策,只好听从嫦娥安排。为使二童降落凡间能有生计,嫦娥取出自己经过万年努力采集的日光雨露,在雪里树下炼的起死回生的灵丹两粒研成粉末,用甘露化开喷到二童身上,使二童降落凡间后,能沐浴百草救治万民疾苦。二童来在郯城境内,只见遍地风光优美,确是一好去处,于是化作一对老年夫妇,选在沂河岸边,搭砌茅屋两间住了下来。他二人乐善好施,采集百草为百姓治病凡经他二人医治,不论什么疑难顽疾,皆药到病除,不久二老除顽疾的善举传遍了十里八乡,前来看病之人整日络绎不绝。
谁知他二人的善举得罪了当地一个泼皮胡二赖,胡二赖原本靠一知半解的医术行骗吃饭,白果、银杏二人一来断了胡二赖的财路,那能咽下这口气。胡二赖歪点子一出,于是用晒干的蝎子、蜈蚣、蚰蜒等五毒之虫研成粉末,偷偷撒到白果、银杏二老人的吃水缸中,想毒死二人,谁知这毒水对二人不起作用。胡二赖一计不成,又生二计,趁风高月黑之夜,放火烧茅草房。胡二赖这一把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刹时火光冲天,待白果、银杏二老被呛醒时,房顶已塌将下来,将二人压在下边,待众百姓扑灭大火时,人已化作灰炭。众百姓因感白果、银杏二老之恩,含泪将其葬在沂河岸边的红石崖旁。过了不到一年,在坟头上并肩长出两棵叶像小扇似的树苗。众人皆认为这是白果、银杏二老的化身,倍加爱护。
这两棵小树苗春发芽、夏墨绿、秋时叶子金黄,而且从不遭虫害。又过了几年,其中一棵树开出像桑椹子似的小花穗,另一棵长出像火柴头一样的小果实,待果实逐渐膨大到秋天成熟时,人们将外壳剥去,里边露出雪白的硬壳,砸开硬壳,里边是黄白相间的果肉,胆大的放到嘴里一尝,稍有苦味,但较爽口。有咳嗽或头疼脑涨的人吃了,病情立即见轻。于是,有的人就将采摘的果子种到地里,第二年,粒粒长出壮苗,从此人们就给它起名叫白果。
又过了几年,莒地来一云游道人,游到此地,两棵非同凡物的树种,又听百姓讲起众多好处,他有心要一棵,又怕众百姓不给,于是编了一摊瞎话,蒙骗众人,给挖走了一棵,栽到浮来山上。被挖走的这棵乃是玉女银杏的化身,后来,当地人们看此树长势俊秀,在此建了一座定林寺把它保护起来,形成距今3600余年的浮来山大银杏树。浮来山上的这棵大银杏现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树荫遮二亩余地,树围达“九搂、八乍、一媳妇”。而留在郯城的这棵系白果的化身,虽由于老夫妻分离,白果难免想银杏而牵肠挂肚,但儿女遍布五湖四海,形成“天下第一”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