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食用的炒白果和煮白果,多食可致中毒。引起中毒的成分是白果酸,中毒后的潜伏期为一至十二小时,早期有消化道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食欲不排,继之出现烦躁不安、惊厥、精神呆滞、肢体强直、皮肤紫绀、发热、昏迷、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困难或引起肺水肿,进而使心跳减弱,呼吸道分泌少增加,少数病人可引起下肢轻瘫或完全性弛缓性瘫痪。
防止白果中毒,首先是不要生吃白果,熟吃时,一次不要吃太多。而且食用时要把肉中的绿色胚芽除掉。采集白果时,要加强劳动保护,避免皮肤接触其外种皮,以防止皮炎的发生。
引起白果中毒及中毒的轻重,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及服食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年龄愈小中毒可能性愈大,中毒程度也愈重;服食量愈多,体质愈弱,不作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在发生中毒之后,要及时抢救,可用麝香 0.5 克,调温水服即解;急用生甘草60克煎服,或用白果壳 30克煎服,可解毒。 为防止白果中毒,小儿每次吃应在三个以下,成人每次吃五个以下。一般一岁以下小儿禁食白果。
在外种皮中还含有引起皮炎的银杏毒。